[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6912.3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0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戴世楷;戴政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华弘汽车锁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00 | 分类号: | E05B85/00;E05B79/04 |
代理公司: | 温州冠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46 | 代理人: | 吴冲般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门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门锁,包括安装架、锁体及开启组件,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架及第二安装架,锁体包括第一锁体及第二锁体,第一锁体铰接于第一安装架,第二锁体铰接于第二安装架,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锁体及第二锁体的拉杆,开启组件包括开启面板、开启扣手,开启扣手转动安装于开启面板,开启扣手上设置有握持端及联动端,联动端与第一锁体铰接设置。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由第一锁体及第二锁体来进行双方位的锁止作用从而起到锁止强度及稳定性,且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均由开启扣手实现驱动而保证驱动便捷的一种安全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门锁。
背景技术
安全门锁是汽车配件中用于启闭舱门常见的门锁之一。
现有的安全门锁包含开启把手及锁体,使得通过开启把手驱动锁体的运动而实现舱门与舱体之间的启闭,此外,现有的锁体常为单一锁体,且设置于舱门的竖向中间位置,因此,现有安全门锁存在的问题在于不但锁定强度不足,且由于锁止于舱门中部,因此,舱门除中部外的其余位置均无支撑,使得舱门的稳定性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第一锁体及第二锁体来进行双方位的锁止作用从而起到锁止强度及稳定性,且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均由开启扣手实现驱动而保证驱动便捷的一种安全门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架、锁体及开启组件,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架及第二安装架,所述锁体包括第一锁体及第二锁体,所述第一锁体铰接于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二锁体铰接于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锁体及第二锁体的拉杆,所述开启组件包括开启面板、开启扣手,所述开启扣手转动安装于开启面板,所述开启扣手上设置有握持端及联动端,所述联动端与第一锁体铰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可在开启扣手的驱动下而带动第一锁体进行转动而实现第一锁体对舱门及舱体的开启及关闭,另外,由于拉杆的存在,而实现了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的联动,使得第一锁体带动第二锁体运动,而实现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同步不同位置实现舱门及舱体的开启及关闭,增加锁止位置加强锁止强度的同时,还可将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分别安装至舱门的上端及下端而实现锁止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锁体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设置于第二安装架,另一端设置于第二锁体,所述开启面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开启扣手复位的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一端设置于开启面板,另一端设置于开启扣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开启扣手及第二锁体均通过第一锁体作为中间连接机构连接,因此,复位弹簧及复位扭簧不但在复位对应的开启扣手及第二锁体的同时,同步带动第一锁体的复位,实现整体结构的复位,不但整体复位效果好,且结构更加的精炼。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杆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插设连接的安装端,且安装端与拉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锁体上开设有供对应安装端插设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锁体上开设有供对应安装端插设的第二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拉杆相互垂直的安装端的设置,使得拉杆分别通过各安装端插设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而防止拉杆沿长度方向脱离第一锁体或者第二锁体,使连接有效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杆位于各安装端侧设置有呈L形的加固套件,各所述加固套件包括包裹于对应安装端外周的第一加固部以及包裹于拉杆外周的第二加固部,且各第一加固部与对应第二加固部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一加固部位于第一安装孔或者第二安装孔朝向拉杆侧设置有定位挡板,各所述第一加固部位于第一安装孔或者第二安装孔背离拉杆侧设置有防止对应安装端脱出的钩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华弘汽车锁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华弘汽车锁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69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