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烯烃发泡树脂生产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25600.0 | 申请日: | 2020-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9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坤;陈千羽;张申;刘乾;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子元(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湖州果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65 | 代理人: | 汤荷芬 |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发泡 树脂 生产 中的 临界 二氧化碳 增压 系统 装置 | ||
1.聚烯烃发泡树脂生产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
与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相连接的气动活塞增压泵增压装置(2),
与所述增压装置(2)相连接的二氧化碳第一加热器(3);
与所述第一加热器(3)相连接的缓冲罐(4);
与所述缓冲罐(4)相连接的二氧化碳第二加热器(5);
与所述第二加热器(5)相连接的控制阀组(6);
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与所述增压装置(2)的连接管路(10)上设置有第一管道保冷层(101)和二氧化碳过滤器(102);
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上包括有至少一个安全阀(11),二氧化碳气体出口(12)和二氧化碳液体出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发泡树脂生产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2)与所述第一加热器(3)之间通过二氧化碳高压管路一(41)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器(3)与所述缓冲罐(4)的连接管路(30)上设置有第二管道保冷层(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烯烃发泡树脂生产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从第一加热器到控制阀组(6)之间的所有设备管道都设置第二管道保冷层(301);所述缓冲罐(4)与所述第二加热器(5)之间通过二氧化碳管管路三(43)连接;所述第二加热器(5)与所述控制阀组(6)之间通过二氧化碳高压管路四(4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烯烃发泡树脂生产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4)经所述二氧化碳管路(03)后与两个第二加热器(5)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加热器(5)的出口均连接至所述二氧化碳高压管路四(44),所述二氧化碳高压管路四(44)分成两个管路与两个所述控制阀组(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烯烃发泡树脂生产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2)上连接有空气过滤器(21)和与所述空气过滤器(21)连接的压缩空气供应系统(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烯烃发泡树脂生产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器(3)与所述第二加热器(5)、控制阀组(6)的阀门开度和通断由PLC控制器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烯烃发泡树脂生产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器(3)为蒸汽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5)为电加热器或蒸汽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烯烃发泡树脂生产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与所述增压装置(2)的连接管路(10)上还设置有第一手动阀(103)和第二手动阀(1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烯烃发泡树脂生产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二氧化碳储罐(1)与所述增压装置(2)之间的连接管路(10)长度小于3m,随流向方向管道坡度小于千分之一且连接管路(10)内直径为8-32mm;所述第一管道保冷层(101)和第二管道保冷层(301)的保冷层厚度为30-1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烯烃发泡树脂生产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增压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2)包括一台或多台气动活塞泵(24),气动活塞泵(24)压缩空气缸进气端设有压缩空气加热器(28),气动活塞泵(24)压缩空气缸排气端设有将排出压缩空气引至设备外较远处的第一长管路(211),压缩空气加热器(28)与气动活塞泵(24)连接管路上设置有调节活塞泵进气大小从而控制输送二氧化碳液体流量的增压控制阀门(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子元(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子元(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56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工程生活污水样本采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