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症昏迷患者气切后气管紧固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5251.2 | 申请日: | 202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2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修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慧;修建荣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100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昏迷 患者 气切后 气管 紧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昏迷患者气切后气管紧固带,包括中间连板、插管和紧固条,中间连板的中央设有插管且左右两侧与紧固条的两端相连,中间连板的端部设有多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套筒,套筒的侧壁上设有侧顶螺栓,中间连板两端处于同一高度的套筒之间设有紧固条,对应的侧顶螺栓将伸入套筒内的紧固条端部紧固住,使得紧固条和中间连板形成一个套在脖子上的闭合圈形结构,多个紧固条远离中间连板的部分上嵌套有防勒软套。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紧固条,紧固条的外侧包裹有防勒软套,这样不同紧固条的收紧长度不同,使得多个紧固条配合软质的中间连板适应颈部喉骨变化,且能够有效避免将患者颈部勒出勒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症昏迷患者气切后气管紧固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症昏迷患者气切后气管紧固带。
背景技术
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综合性的重症监护病房一般设在医院内较中心的位置,并与麻醉科及各手术科室相近,各专科重症监护病房则设在各专科病区内。一般趋向于大病房,室内常用大平板透明玻璃分隔为半封闭单元。其中针对重症昏迷患者进行重症监护前,一般会采用气切插管的方式为患者供气,在实践中发现,目前重症昏迷患者在气切插管后一般采用紧固带将套在插管上的连板绑在患者颈部,容易将患者颈部勒出勒痕,造成患者强烈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症昏迷患者气切后气管紧固带,在现有气切插管结构上进行改进,也就是设置多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紧固条,紧固条的外侧包裹有防勒软套,这样不同紧固条的收紧长度不同,使得多个紧固条配合软质的中间连板适应颈部喉骨变化,且能够有效避免将患者颈部勒出勒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症昏迷患者气切后气管紧固带,包括中间连板、插管和紧固条,所述中间连板的中央设有插管且左右两侧与紧固条的两端相连,所述中间连板的端部设有多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有侧顶螺栓,所述中间连板两端处于同一高度的套筒之间设有紧固条,对应的侧顶螺栓将伸入套筒内的紧固条端部紧固住,使得紧固条和中间连板形成一个套在脖子上的闭合圈形结构,多个紧固条远离中间连板的部分上嵌套有防勒软套。
进一步地,所述防勒软套采用医用棉纱制成,使得多个紧固条分别穿过,将紧固条与患者颈部隔离开。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板呈弧形板状结构,且采用软质医用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侧顶螺栓设有活动孔,使得侧顶螺栓相对套筒的移动不受阻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气切插管结构上进行改进,也就是设置多个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紧固条,紧固条的外侧包裹有防勒软套,这样不同紧固条的收紧长度不同,使得多个紧固条配合软质的中间连板适应颈部喉骨变化,且能够有效避免将患者颈部勒出勒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勒软套,2-紧固条,3-套筒,4-侧顶螺栓,5-活动孔,6-中间连板,7-插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慧;修建荣,未经杨慧;修建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5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气溶胶病毒采样器
- 下一篇:一种隔热防盗节能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