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盘条熔盐辊道箱体大变形自适应密封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20768.2 | 申请日: | 2020-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6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宽;焦悦;寇永乐;谷瑞杰;李培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52 | 分类号: | C21D9/52;C21D1/607;F16J15/5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王伟超 |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盘条熔盐辊道 箱体 变形 自适应 密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热处理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条熔盐辊道箱体大变形自适应密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熔盐循环控制系统、下箱体、上箱体、熔盐、辊道、轴承座、固定支架、密封组件和链轮的有机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箱体在550度以上高温工作时,即使发生变形,由于密封组件中不锈钢密封软管的设置,充分利用其柔性,能够较好地适应其变形,辊道也可自由转动,且只有少量熔盐从辊道与上箱体的缝隙中流走,使得盘条始终浸泡在熔盐中,达到热处理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且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热处理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条熔盐辊道箱体大变形自适应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在盘条实际生产中,通过采用风冷和水淬技术提高材料整体强度和韧性。但是风冷和水淬技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材料的强度达到1200MPa后就很难再提高,但是,通过熔盐对盘条进行热处理能获得更高强度,因此,盘条的熔盐热处理技术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在盘条熔盐热处理时,熔盐长期处于550度以上,这就对其承载箱体和辊道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但要保证箱体高温时的强度,还要避免箱体的大变形影响辊道的旋转,同时防止熔盐从辊道缝隙大量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盘条熔盐辊道箱体大变形自适应密封机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箱体在高温环境工作时产生的大变形对辊道旋转无影响,且能够实现箱体内的熔盐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从辊道与箱体缝隙泄漏,保证实现盘条盐浴热处理的工艺要求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盘条熔盐辊道箱体大变形自适应密封机构,至少包括熔盐循环控制系统,还包括
固定支架,
下箱体,下箱体的上部敞口且连接在固定支架上;
上箱体,上箱体的上部敞口,上箱体连接在固定支架上且置于下箱体正上方,上箱体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对应的开有用于辊道穿过的多对辊道孔,上箱体通过熔盐循环系统与下箱体连通;
熔盐,熔盐置于下箱体和上箱体内;
辊道设置有多组,多组辊道置于上箱体相对的侧壁上所开的两个辊道孔内;
轴承座,轴承座设置在辊道的两端,辊道通过轴承座与固定支架连接;
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在每根辊道上分别套接有两套,且每套密封组件的一端分别与上箱体两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密封组件的另一端有间隙的套在辊道上;
链轮,链轮设置在辊道一端的端头,多个辊道上的链轮串联。
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不锈钢密封软管、圆板和密封环;所述的圆板和密封环分别固定在不锈钢密封软管的两端,所述的不锈钢密封软管套接在辊道上,不锈钢密封软管的一端通过圆板与上箱体内侧壁固定连接,不锈钢密封软管的另一端通过密封环有间隙的套在辊道上。
所述的密封环与辊道之间的间隙为3-10微米。
所述的辊道位于上箱体外且靠近上箱体通孔处固定连接有挡盐板。
所述的挡盐板与辊道垂直,且距离上箱体外侧壁20-30毫米。
所述的辊道的轴心通过上箱体侧壁上辊道孔的圆心。
所述的上箱体上所开的辊道孔的直径为辊道直径的1.3-1.8倍。
所述的上箱体的侧壁上连接有管道,上箱体通过管道与熔盐循环系统连通。
所述的上箱体上的多对辊道孔均匀设置在上箱体相对侧壁上。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0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