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冷电机直驱式摆线泵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20064.5 | 申请日: | 2020-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0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7/14;F04C2/10;F04C11/00;F04C1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直驱式 摆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冷电机直驱式摆线泵,用于为油冷电机提供冷却油;所述油冷电机包括机壳、输出转轴;所述摆线泵包括泵壳,在所述泵壳内设有泵油腔,在所述泵油腔内设置相互配合使用的内转子、外转子,所述内转子与一个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驱动端从所述泵壳穿出,所述驱动端与所述输出转轴固定连接;利用电机转子直接带动摆线泵工作,在保证降温效果的情况下,有效简化油冷电机结构,提高油冷电机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电机零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油冷电机的摆线泵。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发展,对电机的功率密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功率密度,我们就需要新能源汽车电机的转速越高越好,质量越轻越好,电流越大越好。转速越高铁耗越大,电流越大铜耗越高,电机的温升会越高,当电机升温过高时存在着磁钢退磁的风险;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功率密度向着越来越高的目标发展,对于电机的热管理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电动汽车对电机功率密度的追求越来越高,也就是说对电机的转速和电流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机转子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电机的铁耗随转速增加而增加,电机越大电机的铜耗也就更大,在铁耗和铜耗的共同作用下,电机的温升问题变得尤其突出;目前的油冷电机采用冷却油对电机进行降温;在使用油冷方式时,通常的办法是外置油泵及专门的油泵电机,通过油泵电机带动外置油泵运转,不断的将冷却油泵入电机以进行降温控制;同时,为了保证降温效果的稳定性、均衡性,油泵电机通常采用12V或24V的工作电压,以1400r/min或2900r/min的转速匀速工作,以保证油冷电机中单位时间的冷却油供应量稳定;这种操作方法虽然稳定了降温性能,但使得油冷电机的整体体积较大、零部件变多,装配时占用更大的空间,同时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重量;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功率密度越来越高的条件下,电机存在温升过高导致磁钢退磁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冷电机直驱式摆线泵,利用电机转子直接带动摆线泵工作,在保证降温效果的情况下,有效简化油冷电机结构,提高油冷电机的可靠性。
一种油冷电机直驱式摆线泵,用于为一油冷电机提供冷却油;所述油冷电机包括机壳、输出转轴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的定子、转子,所述输出转轴设于转子的中心轴线处,输出转轴的一端从机壳的一侧露出;在所述机壳内还设有喷油环;
所述油冷电机直驱式摆线泵包括泵壳、进油管、出油管,所述泵壳内包括泵油腔,所述进油管的一端与储油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泵油腔连通;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与泵油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油环连通;在所述泵油腔内设置相互配合的内转子、外转子,所述内转子固定连接有一连接轴;
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从所述泵壳穿出作为驱动轴,所述驱动端与所述输出转轴固定连接,以此由油冷电机直接驱动所述摆线泵。
作为优选,在所述输出转轴与所述摆线泵连接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连接轴上的所述驱动端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驱动端能够插接在所述连接槽中;在所述连接槽的槽壁及所述驱动端上对应开设有销孔,当驱动端插接在连接槽中时通过销钉贯穿销孔将所述连接轴、输出转轴限位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销孔的轴线与所述输出转轴的轴线正交;在输出转轴带动连接轴旋转的过程中,该结构保证销钉仅承受扭转力,有效提高传动效率及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输出转轴共轴线。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优点如下:在本方案中,油冷电机的输出转轴通过摆线泵连接轴直接驱动摆线泵工作,利用油冷电机的输出转轴直接作为动力源,不再需要单独的油泵电机,有效简化了油冷电机整机的结构,缩小了电机的空间占用,同时降低了电机的重量;使得电机结构更紧凑、可靠性也更高;同时由于摆线泵的内、外转子转向相同,使得摆线泵零部件之间的磨损小,使用寿命更长、噪音更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0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板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智能信号模拟测试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