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脉冲磁穴理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15689.2 | 申请日: | 2020-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2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林剑伟;刘治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玮高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2/04;A61H3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都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06 | 代理人: | 陈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理疗 装置 | ||
1.一种脉冲磁穴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磁穴理疗装置包括中频脉冲治疗仪(10)、与所述中频脉冲治疗仪(10)电连接的第一磁穴作用件(20)和与所述中频脉冲治疗仪(10)电连接的第二磁穴作用件(30);
其中,所述第一磁穴作用件(20)为电极夹子或者硅胶电极片;
其中,所述第二磁穴作用件(30)为电极夹子或者硅胶电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磁穴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电极片包括硅胶绝缘层(610)、硅胶导电层(620)和磁性钢珠(630);
在所述硅胶绝缘层(610)上设置有第一凹陷部(611),所述硅胶导电层(620)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陷部(611)内,并使得所述硅胶导电层(620)的底面与所述硅胶绝缘层(610)的底面平齐;所述硅胶导电层(620)通过第三导线(640)与所述中频脉冲治疗仪(10)电连接;
并且,在所述硅胶导电层(620)上设置有一凹槽(621),所述磁性钢珠(630)镶嵌在所述凹槽(621)中,使得所述磁性钢珠(630)与所述硅胶导电层(620)导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磁穴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21)的深度小于所述磁性钢珠(630)的直径且大于所述磁性钢珠(630)的半径,使得安装状态下,所述磁性钢珠(630)能够凸出于所述硅胶绝缘层(610)和硅胶导电层(620)的底部平面,形成一凸出部(6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磁穴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胶导电层(620)对应于所述凹槽(621)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凸台(622),所述凹槽(621)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凸台(622)内,以减小硅胶导电层(620)的厚度,节省材料;
在所述第一凸台(622)的同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凸台(623),在所述第二凸台(623)上设置有连接孔(624);所述第三导线(640)的一端插接在所述连接孔(624)中,使得所述硅胶导电层(620)与所述第三导线(640)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频脉冲治疗仪(10)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冲磁穴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胶绝缘层(610)对应于所述第一凸台(622)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凸台(612);在所述硅胶绝缘层(610)对应于所述第二凸台(623)的位置处设置有第四凸台(613);
并且,在所述第三凸台(612)内形成有第二凹陷部(614);在第四凸台(613)内形成有第三凹陷部(615);
在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凸台(622)镶嵌在所述第二凹陷部(614)中;
所述第二凸台(623)镶嵌在所述第三凹陷部(615)中;所述第三导线(640)穿过所述第四凸台(613)插接在所述连接孔(624)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磁穴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夹子包括夹子本体、第一脉冲磁穴电极组件和第二脉冲磁穴电极组件;
其中,所述夹子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110)和第二夹板(120);
所述第一脉冲磁穴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110)上,并通过第一导线(510)与所述中频脉冲治疗仪(10)电连接;
所述第二脉冲磁穴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120)上并通过第二导线(520)与所述中频脉冲治疗仪(10)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脉冲磁穴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磁穴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脉冲磁穴电极组件以相互对称的方式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110)和所述第二夹板(12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玮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建玮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56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