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靶向治疗引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12868.0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6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肿瘤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A61M39/22;A61M39/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 靶向 治疗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靶向治疗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左端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引流管底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气囊,所述引流管的右端连通有储液袋,所述引流管与储液袋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引流管底部的右侧连通有第二支管。本实用新型当引流管内堵塞时,挤压气囊,可对引流管内进行疏通,单向阀不用担心气体回流,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通过注射器也可对引流管内的组织液进行抽取,完成后,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即可继续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在引流过程中经常会堵塞,需要拔出管道疏通再插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靶向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腹腔靶向治疗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可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在对腹腔进行靶向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腹腔内的被污染组织液进行引流,但现有的引流装置在引流过程中经常会堵塞,需要拔出引流管疏通再插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腹腔靶向治疗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靶向治疗引流装置,具备无需拔出引流管进行疏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在引流过程中经常会堵塞,需要拔出管道疏通再插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腔靶向治疗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左端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引流管底部的左侧连通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气囊,所述引流管的右端连通有储液袋,所述引流管与储液袋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引流管底部的右侧连通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腔通过螺槽螺纹连接有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接头。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包含有耐磨层、主体层和防腐蚀层,所述耐磨层位于主体层的外表面,所述防腐蚀层位于主体层的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纳米紫外光固化层,所述防腐蚀层为聚氨酯涂层。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20μm-25μm,所述防腐蚀层的厚度为25μm-30μm。
优选的,所述注射器与连接块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为人工橡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当引流管内堵塞时,挤压气囊,可对引流管内进行疏通,单向阀不用担心气体回流,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通过注射器也可对引流管内的组织液进行抽取,完成后,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即可继续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在引流过程中经常会堵塞,需要拔出管道疏通再插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耐磨层可防止引流管磨损,防腐蚀层可防止引流管腐蚀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体部分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101、耐磨层;102、主体层;103、防腐蚀层;2、第一支管;3、气囊;4、单向阀;5、储液袋;6、第一阀门;7、连接块;8、注射器;9、第二支管;10、第二阀门;11、螺槽;12、螺纹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肿瘤医院,未经辽宁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2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转子分级机
- 下一篇:基于旋流的分级低氮燃气燃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