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交通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12682.5 | 申请日: | 202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5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法马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95 | 分类号: | G08G1/09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交通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的一种智能交通灯装置,底座设置为一体铸造成型的结构,在组合状态下主灯杆底端与底座焊接连接,在转运状态下主灯杆底端与底座处于分离状态;灯头杆下端通过上旋转轴与主灯杆顶端俯仰旋转地连接,灯头杆配置有锁定组件,以锁定灯头杆调节后的仰角位置;在转运状态下,灯头杆与主灯杆同轴;在组合状态下,灯头杆以上旋转轴为旋转调节支点向下倾斜设置。克服了转运时相互堆叠产生的运输空间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智能交通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智能交通灯已经广泛出现在各大城市道路中。其包括主灯杆,主灯杆顶端设置带有灯具的灯头杆,主灯杆底端设有底座。往往需要在工厂里将智能交通灯预制好,然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由于灯头杆、主灯杆、底座在预制阶段就已经组装成一体,因此,在转运到现场的过程中,由于底座的存在,容易占据运输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交通灯装置,克服了转运时相互堆叠产生的运输空间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交通灯装置,包括主灯杆(1),所述主灯杆(1)顶端设置带有灯具(3)的灯头杆(2),所述主灯杆(1)底端设有底座(7),所述底座(7)设置为一体铸造成型的结构,在组合状态下所述主灯杆(1)底端与底座(7)焊接连接,在转运状态下所述主灯杆(1)底端与底座(7)处于分离状态;
所述灯头杆(2)配置有水平延伸的上旋转轴(4),所述灯头杆(2)下端通过上旋转轴(4)与主灯杆(1)顶端俯仰旋转地连接,所述灯头杆(2)配置有锁定组件,以锁定灯头杆(2)调节后的仰角位置;
所述主灯杆(1)、灯头杆(2)均为圆杆结构,且所述灯头杆(2)的直径小于主灯杆(1)的直径,所述上旋转轴(4)的轴线与主灯杆(1)的轴线垂直相交;
在转运状态下,所述灯头杆(2)与主灯杆(1)同轴;
在组合状态下,所述灯头杆(2)以上旋转轴(4)为旋转调节支点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灯杆(1)顶端设有U型槽(1a),所述U型槽(1a)前后贯通,所述灯头杆(2)下端通过上旋转轴(4)转动连接在U型槽(1a)中;所述主灯杆(1)的U型槽(1a)两侧壁均设有弧形导向孔(1c),所述弧形导向孔(1c)设置为以上旋转轴(4)的轴线为中心的弧形孔结构,所述灯头杆(2)两侧均设有水平延伸的限位螺柱(5),两限位螺柱(5)分别活动穿过两弧形导向孔(1c),每个限位螺柱(5)上均套装有用于锁定灯头杆(2)仰角位置的限位螺母(6)。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7)包括一底板(702)、一中心柱(701)以及若干加强筋(703),所述底板(702)用于固定在地面基础上,所述中心柱(701)垂直固定在底板(702)上表面中心,所述中心柱(701)上端在组合状态下与主灯杆(1)底端焊接连接,所有加强筋(703)环绕中心柱(701)均布,并与中心柱(701)、底板(702)同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灯杆(1)底端中心具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定位凸柱(1b),所述中心柱(701)具有与定位凸柱(1b)定位配合的、容纳定位凸柱(1b)插入的定位凹槽(701a)。
进一步地,所述灯头杆(2)与主灯杆(1)同轴时,所述限位螺柱(5)位于弧形导向孔(1c)一端;所述灯头杆(2)处于组合状态时,所述弧形导向孔(1c)另一端托住所述限位螺柱(5)。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柱(1b)、定位凹槽(701a)的截面结构均为相同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法马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法马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26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能表校验支架
- 下一篇:一种能够较好压紧板材的岩板加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