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胸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1268.2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2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刚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秦关华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胸 刺针 | ||
气胸穿刺针,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包括内针芯和外套管,内针芯穿在外套管内,所述内针芯包括针体和针芯座,针体的一端为针尖,针体的另一端与针芯座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管包括管体、圆盘和螺纹座,管体一体设置在圆盘的一侧,螺纹座一体设置在圆盘的另一侧,所述针体穿过螺纹座、圆盘、管体后并从管体伸出,在所述圆盘朝向管体的一侧面设置自粘胶;所述气胸穿刺针还包括笔形的保护套,所述内针芯和外套管均设置在保护套内,保护套为分体结构包括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第一保护套与第二保护套相插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在备用时可以保护穿刺针,并且方便携行;在穿刺后能稳定地固定在患者身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涉及穿刺针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胸穿刺针主要包括内针芯和外套管,穿刺时,内针芯穿在外套管内,一起插入胸腔,内针芯包括针体和针芯座,针体的一端为针尖,针体的另一端与针芯座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管包括管体和管体座,管体的一端与管体座固定连接。这种结构的穿刺针存在以下问题:1、穿刺针在穿刺后将外套管放置在胸腔壁建立出气通道,管体座垂直在人体胸腔壁上不受保护,易晃动,无法固定。2、患者在活动或转运过程中,衣服对管体座剐蹭推移,衣服、被褥覆盖在排气口上堵塞排气。3、穿刺针包装在密封袋内,使用时要剪开或撕开密封袋,不够方便。由于穿刺针可以反复使用,穿刺后取出的内针芯和外套管经消毒干燥后不方便存放,不方便携行,不方便下次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胸穿刺针,在备用时可以保护穿刺针,并且方便携行;在穿刺后能稳定地固定在患者身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气胸穿刺针,包括内针芯和外套管,内针芯穿在外套管内,所述内针芯包括针体和针芯座,针体的一端为针尖,针体的另一端与针芯座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管包括管体、圆盘和螺纹座,管体一体设置在圆盘的一侧,螺纹座一体设置在圆盘的另一侧,所述针体穿过螺纹座、圆盘、管体后并从管体伸出,在所述圆盘朝向管体的一侧面设置自粘胶;所述气胸穿刺针还包括笔形的保护套,所述内针芯和外套管均设置在保护套内,保护套为分体结构包括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第一保护套与第二保护套相插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穿刺后,取出内针芯,外套管留置在胸腔壁上。由于外套管设计了圆盘,圆盘可增大与皮肤的接触面,并且圆盘上有自粘胶,可以稳定地固定在患者皮肤上。
2、不使用时,内针芯插在外套管内,再放至笔形的保护套内,方便使用和存放,并且笔形的保护套体积小,便于携行。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管体远离圆盘的一端固定连接软头,所述内针芯的针体穿出软头。当外套管留置在胸腔壁上,软头可防止头端对肺部造成损伤,降低风险。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管体远离圆盘的一端设置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可以增大排气量,也防止排气的头端堵瘪。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护套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插口,所述第二护套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承口,所述外套管的圆盘设置在第二护套承口处的台阶上,第一护套的插口配合插在第二护套的承口内。采用插接的方式方便打开和连接,将圆盘设置在第二护套承口处的台阶上,针尖与第二护套的封闭端之间有距离,可以保护针尖。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二护套的封闭端插接保护帽,保护帽上设置透气孔;在所述外套管的圆盘朝向螺纹座的一侧面一体设置卡块,卡块的外径与保护帽的内径相配合;当气胸穿刺针不使用时,保护帽固定在第二护套上;穿刺后,保护帽固定在卡块上。当外套管留置在胸腔壁上时,取下第二护套上的保护帽,固定在卡块上,保护帽既透气,又可以避免衣服或被褥剐蹭。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护套上固定连接笔夹,方便将保护套夹在医护人员的衣服口袋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刚,未经沈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1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