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茶原料混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10975.X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7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平遥兆辉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景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3 | 代理人: | 马丽平 |
| 地址: | 03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原料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茶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四个支腿,支腿上端设有上支撑板,支腿下端设有下支撑板,上支撑板上端设有动载模块,左右两端动载模块上设有方钢,左端方钢上固定有左立板,右端方钢上固定有右立板,左立板左侧设有主轴电机,主轴电机前端设有齿轮箱,齿轮箱左端连接有主轴,齿轮箱下端设有气缸箱,左立板和右立板中间设有筒体,主轴上连接有连杆,连杆外端,主轴右端设有主轴支座,筒体上端左侧设有第一注料孔,第一注料孔右端设有一对透气罩,透气罩右端设有第二注料孔,第二注料孔右端设有第三注料孔,筒体下端设有一对下连板,下连板之间中部设有封板,封板左端连接有气缸。有益效果是:自动化程度高,适于连续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茶原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茶油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将茶油果中的茶油籽取出,然后进行茶油籽的压榨,最终生产出茶油。而为了使茶油具有更长的储存时间和为了改善油品组织分子结构,需要对茶油在加工挤榨出来后混合一些添加物。如何使添加物与油茶均匀混合又不影响油茶品质,是油茶生产企业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目前油茶混合自动化程度低,不适于工厂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油茶原料混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茶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四个支腿,所述支腿上端设有上支撑板,所述所述支腿下端设有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上端设有动载模块,左右两端所述动载模块上设有方钢,左端所述方钢上固定有左立板,右端所述方钢上固定有右立板,所述左立板左侧设有主轴电机,所述主轴电机前端设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右端连接有主轴,所述齿轮箱下端设有气缸箱,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中间设有筒体,所述主轴上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外端,所述主轴右端设有主轴支座,所述筒体上端左侧设有第一注料孔,所述第一注料孔右端设有一对透气罩,所述透气罩右端设有第二注料孔,所述第二注料孔右端设有第三注料孔,所述筒体下端设有一对下连板,所述下连板之间中部设有封板,所述封板左端连接有气缸。
优选地,所述齿轮箱内部为锥齿轮传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筒体后方设有一对飞刀电机,所述飞刀电机连接有飞刀轴,所述飞刀轴连接有飞刀。
优选地,所述筒体后方设有扶梯。
优选地,所述气缸箱前端设有左肋板。
优选地,所述上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和所述支腿之间设有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化程度高,适于工厂连续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前部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部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支腿局部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筒体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筒体内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飞刀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犁刀示意图。
图中:支腿11、扶梯12、方钢13、肋板14、上支撑板15、下支撑板16、动载模块17、筒体21、第一注料孔22、第二注料孔23、第三注料孔24、透气罩25、左立板31、右立板32、右肋板33、主轴支座34、主轴电机41、齿轮箱42、主轴43、气缸箱44、左肋板45、犁刀46、连杆47、飞刀电机51、飞刀轴52、飞刀53、气缸61、封板62、下连板6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平遥兆辉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平遥兆辉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09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生产用定位夹紧装置
- 下一篇:晶圆承载装置及刻蚀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