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10634.2 | 申请日: | 202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9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微贞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13/191 | 分类号: | G08B13/191;G08B25/10;H04L29/0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代述波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防盗 报警 迎宾 | ||
1.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包括主体和支架,所述主体内安装有用于感应人体的人体感应模块和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安装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包括:GSM/GPRS模块、SIM模块和定时电路;
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定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定时电路的输出控制端与所述GSM/GPRS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GSM/GPRS模块与所述SIM模块相互连接,所述SIM模块的输出端与外部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外部服务器与用户终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端分别与人体感应模块、SIM模块和定时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GSM/GPRS模块中包括M26芯片,所述SIM模块包括SIM卡槽和eSIM卡,所述eSIM卡的芯片信号为QFN5X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GSM/GPRS模块中,M26芯片的SIM_DADT引脚与SIM卡槽的I/O引脚连接,SIM_RST引脚与SIM卡槽的RST引脚连接,SIM_CLK引脚与SIM卡槽的CLK引脚连接,SIM_VDD引脚与QFN5X5-8芯片的VDD引脚连接,NETLIGHT引脚经电阻R56发光二极管LD2后接地,RF_ANT引脚接电容C6和电阻R8的公共端,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经电容C7后接地,VBAT引脚经电容C2后接地,电容C1与电容C2并联,电容C419与电容C2并联,电容C2与电容C419的公共点接入定时电路中场效应管Q2的漏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电路中,场效应管Q2的漏极经电阻R23接入场效应管Q2的源极,场效应管Q2的源极经电阻R34接入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1的源极经电阻R33接入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阻R33与场效应管Q2的公共端经电阻R1接入场效应管Q4的漏极,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电阻R10与电阻R22的公共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电源端,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地,R10与电阻R22的公共端还连接场效应管Q4的源极,场效应管Q4的栅极接地,效应管Q4的漏极连接电阻R171与电阻R166的公共端,电阻R171的另一端接功率三极管Q5的GP3引脚,电阻R166的另一端接功率三极管Q5的GP0引脚,功率三极管Q5的VDD引脚经电容C3后接地,功率三极管Q5的VDD引脚与电容C3的公共端接入电源端,功率三极管Q5的GP1引脚经二极管LD1引出测试点TP6,电阻R2与二极管LD1并联,功率三极管Q5的GP1引脚还接入场效应管Q3的源极,场效应管Q3的漏极连接,电容C4、电阻R168和电阻R169的公共端,电容C4和电阻R16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68的另一端接电容C5引出测试点TP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IM模块中,SIM卡槽的VCC引脚经电容C58后接地,RST引脚经电容C57后接地,RST引脚还接入QFN5X5-8芯片的RST引脚,CLK引脚经电容C56后接地,I/O引脚经电容C54后接地,CD引脚经电阻R30后接入场效应管Q1的源极;QFN5X5-8芯片的VSIM引脚接入M26芯片的SIM_VDD引脚,RST引脚接入M26芯片的SIM_RST引脚,CLK引脚接入M26芯片的SIM_CLK引脚,IO引脚和I/O引脚均接入M26芯片的SIM_DATA引脚,VSS引脚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SB模块,所述USB模块的URXD引脚接入M26芯片的RXD引脚,UTXD引脚接入M26芯片的TXD引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电路接收到触发信号后给GSM/GPRS模块供电预设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防盗报警迎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微贞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微贞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06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用灭弧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景观设计宣传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