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单片机的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0216.3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4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康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12 | 分类号: | G06F21/12;G06F1/20;G06F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高志永 |
地址: | 723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单片机 计算机 软件加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软件加密技术领域,尤其为基于单片机的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包括无线解密盒、手机以及计算机,无线解密盒的外部由后壳体和前壳体共同构成,后壳体的底侧一体成型有底座,后壳体的一侧壁面内安装有风扇,后壳体表壁上靠近风扇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隔尘纱网,隔尘纱网的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圆头魔术贴、刺头魔术贴,通过螺钉和卡块双重固定件的固定作用,配合螺钉穿过套筒与插筒间的旋接效果以及卡块在卡槽内的插接效果,利用风扇的安装使用,可对立式工作的无线解密盒进行快速散热,通过凹槽内四角设计的圆头魔术贴、刺头魔术贴对隔尘纱网的粘固作用,在有效隔绝外部杂尘时也便于后期的拆离清理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软件加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单片机的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通过在软件执行过程中和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交换数据来实现加密的,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内置单片机电路,使得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具有判断、分析的处理能力,增强了主动的反解密能力,这种加密产品称它为智能型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内置的单片机里包含有专用于加密的算法软件,该软件被写入单片机后,就不能再被读出,而现在市场上的计算机加密装置一般采用USB方式连接计算机对加密软件进行解密,操作繁琐,且USB接口容易损坏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除此之外,这种加密装置一般只能同时对一台计算机进行解密,工作性能单一,如今的技术手段,公开号:CN208367693U所公开的基于单片机的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改善了上述问题,但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现有加密装置中的无线解密盒在使用时,安拆操作较为繁琐且稳固性不佳,并且散热防尘效果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中无线解密盒的实际应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单片机的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拆使用稳定和防尘散热效果较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单片机的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包括无线解密盒、手机以及计算机,无线解密盒的外部由后壳体和前壳体共同构成,后壳体的底侧一体成型有底座,后壳体的一侧壁面内安装有风扇,后壳体表壁上靠近风扇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隔尘纱网,隔尘纱网的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圆头魔术贴、刺头魔术贴,圆头魔术贴和刺头魔术贴均粘合于圆头魔术贴的内侧表面上,前壳体表面上靠近后壳体内侧边角的位置处一体成型有卡块和插筒,后壳体壁面内靠近卡块的位置处设有与之匹配的卡槽,后壳体上与插筒相对应的位置处一体成型有套筒,套筒内设置有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圆头魔术贴和刺头魔术贴共同构成魔术贴组件,并且隔尘纱网的边角处位于圆头魔术贴和刺头魔术贴之间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插筒为半开放式结构,螺钉的一端穿过套筒通过螺纹旋接进插筒内设的螺纹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卡槽的内壁上分布有波浪层结构,卡块的两侧表壁上一体成型有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风扇共设置有两个且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优选技术方案,底座下表面的四角位置处嵌合有防滑垫,防滑垫为橡胶垫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螺钉和卡块双重固定件的固定作用,配合螺钉穿过套筒与插筒间的旋接效果以及卡块在卡槽内的插接效果,便于对无线解密盒的快速安拆处理,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使用,利用风扇的安装使用,可对立式工作的无线解密盒进行快速散热,防止无线解密盒内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影响元件运作效率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凹槽内四角设计的圆头魔术贴、刺头魔术贴对隔尘纱网的粘固作用,在有效隔绝外部杂尘时也便于后期的拆离清理操作,保证了对计算机软件加密装置中无线解密盒高效稳定的应用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大学,未经陕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0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车载智能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量楼板厚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