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汽车用内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10162.0 | 申请日: | 202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3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温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启华 |
| 主分类号: | B60K37/02 | 分类号: | B60K3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0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汽车 用内饰 电子设备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用内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包括中控台,所述中控台的前侧掏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对称固定安插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共同转动安插有带动杆,所述带动杆的中部安装有电子显示屏,所述带动杆外左右对称固定套接有两个带动轮,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与两个带动轮相匹配的带转机构,且所述安装槽内对称设置有与带转机构相匹配的摩停机构,所述带转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槽内底部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带转机构与摩停机构的协同配合可以实现对电子显示屏的适应性调整,从而保证在不同使用者使用时设备与人体工学的最佳匹配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汽车电子设备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汽车用内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制造商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据统计从1989年至2000年,平均每辆车上电子装置在整个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由16%增至23%以上。一些豪华轿车上使用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量已经达到48个,电子产品占到整车成本的50%以上。
汽车上的电子显示屏目前普遍配备,但是目前的电子显示屏大多放置角度恒定无法进行适应性调整,在不同使用者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汽车上的电子显示屏大多放置角度恒定无法进行适应性调整,在不同使用者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进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汽车用内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汽车用内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包括中控台,所述中控台的前侧掏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对称固定安插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共同转动安插有带动杆,所述带动杆的中部安装有电子显示屏,所述带动杆外左右对称固定套接有两个带动轮,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与两个带动轮相匹配的带转机构,且所述安装槽内对称设置有与带转机构相匹配的摩停机构。
优选的,所述带转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槽内底部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相背对的一端均固定套接有主动轮,两个所述主动轮分别通过两个皮带与两个带动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马达为双轴伺服马达。
优选的,所述摩停机构包括开设在安装槽内壁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插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侧面固定有弧形摩停座,且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固定有与弧形摩停座正相对的电磁铁,所述转轴横置于弧形摩停座与电磁铁之间。
优选的,所述弧形摩停座为铁制品且所述弧形摩停座的凹面设置有密布的多个摩擦凸起。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为拉伸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块的侧壁固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内侧壁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驱动马达带动两个转轴转动可以实现对两个主动轮的带转,之后再通过两个皮带实现对带动杆的带转,这样电子显示屏的放置角度得以被调整;
2、通过对两个电磁铁通电可以实现对两个弧形摩停座的吸附,这样两个弧形摩停座紧紧抵在两个转轴外缘实现对两个转轴的抵停,从而避免电子显示屏的意外活动;
于此,通过带转机构与摩停机构的协同配合可以实现对电子显示屏的适应性调整,从而保证在不同使用者使用时设备与人体工学的最佳匹配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汽车用内饰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启华,未经温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01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