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工具用撞针的减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09797.9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6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家利;浦裕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昶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F16F15/08;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胡涛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工具 撞针 减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用撞针的减震结构,包括撞针本体,所述撞针本体内部包括有安装套环,且安装套环内部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活动块通过第一弹簧与活动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块右端固定连接有敲击块,所述安装套环右侧开设有第一活动孔,且第一活动孔与敲击块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套杆与第二套杆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垫。该种电动工具用撞针的减震结构,降低了整体产生损坏的概率,增加了整体的安全性,且增加了整体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撞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工具用撞针的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利用晶闸管等元件组成电子线路,以开关揿钮被揿入的深度不同来调节转速,从而使电动工具在使用时能按被加工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转速,生活中还有大量的电动工具需要使用到撞针进行启动,从而增加了整体的安全性,且方便整体进行实用性。
但是现有的电动工具用撞针,整体的减震效果较差,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被强力的抖动而损坏,降低了整体的安全性,且现有的电动工具用撞针整体在进行撞击的过程中对撞针的冲击较大,使撞针的磨损严重,降低了整体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整体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用撞针的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电动工具用撞针,整体的减震效果较差,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被强力的抖动而损坏,降低了整体的安全性,且现有的电动工具用撞针整体在进行撞击的过程中对撞针的冲击较大,使撞针的磨损严重,降低了整体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整体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工具用撞针的减震结构,包括撞针本体,所述撞针本体内部包括有安装套环,且安装套环内部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活动块通过第一弹簧与活动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块右端固定连接有敲击块,所述安装套环右侧开设有第一活动孔,且第一活动孔与敲击块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套环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垫,且第一缓冲垫位于敲击块外侧,所述安装套环左侧开设有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一活动块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杆,且第一套杆与第二活动孔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套杆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套杆,且第二套杆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第二套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套杆左端开设有第三活动孔,且第三活动孔与第二套杆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套杆内部开设有第四活动孔,且第四活动孔与活动杆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套杆与第二套杆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安装套环内部的活动槽与第一活动块形状大小相适配,且第一活动块直径大于第一活动孔和第二活动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一套杆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垫、第一缓冲垫与第三缓冲垫均为高弹性橡胶材质,且第三缓冲垫分别与第一套杆、第二套杆内部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一套杆内部形状大小相适配,且第一限位块的直径大于第三活动孔的直径,并且第三活动孔的内径与第二套杆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块与第二套杆内壁形状大小相适配,且第二限位块直径大于第四活动孔的直径,并且第四活动孔内径与活动杆外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活动杆的形状大小相适配,且活动杆、第一套杆与第二套杆的水平中心线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昶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昶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097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