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花椒采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09142.1 | 申请日: | 202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6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和团;杨自梅;李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山澳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A01D46/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78299 云南省保***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花椒 采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花椒采摘装置,包括操作杆,和设置于操作杆前端的采摘机构,在采摘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收集袋。本实用新型的在采摘花椒时,不伤手、使用方便,采摘、收集一体式操作,能够方便地对花椒果实进行采摘的同时,收集袋起到收集果实的作用,有效避免果实因掉落而出现收集困难的问题,有效保障了花椒的快速便捷收集,避免二次工作;操作杆为可调距的伸缩杆结构,可以对不同高度处的植物果实进行采摘,有效适应坡地等不同花椒种植环境中的采摘需求,采摘操作省时省力,效率高,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移动,适用于山地或其他不同的种植采摘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花椒种植采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花椒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花椒(学名: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是芸香科、花椒属落叶小乔木,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也可加工制作肥皂,因此被作为特色辛香料和中药材在我国广泛种植。花椒一般种植在山坡、丘陵、地头或岸边,因树枝生展长、带刺、果实小、采摘困难;而且花椒大多由人工采摘,人工采摘时,不但需要很多劳动力,还经常会把手刺伤,费时费力。
因此,研制一种方便采摘花椒的工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花椒采摘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操作杆,和设置于操作杆前端的采摘机构,所述采摘机构包括上采摘板、下采摘板、采摘刀、收集袋,所述上采摘板活动铰接设置于下采摘板上,上采摘板与下采摘板合页式结构开合,所述上采摘板的下部、下采摘板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半圆形缺口,且两个半圆形缺口相互对应,在各所述半圆形缺口上设置有与之适配的采摘刀,所述收集袋可拆卸地设置于下采摘板的下方,且收集袋的袋口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采摘花椒时,不伤手、使用方便,采摘、收集一体式操作,能够方便地对花椒果实进行采摘的同时,收集袋起到收集果实的作用,有效避免果实因掉落而出现收集困难的问题,有效保障了花椒的快速便捷收集,避免二次工作;操作杆为可调距的伸缩杆结构,可以对不同高度处的植物果实进行采摘,有效适应坡地等不同花椒种植环境中的采摘需求,采摘操作省时省力,效率高,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移动,适用于山地或其他不同的种植采摘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采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采摘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操作杆,2~采摘机构,3~上采摘板,4~下采摘板,5~采摘刀,6~刀架,7~弹性件,8~上刀片,9~下刀片,10~收集袋,11~导槽,12~导向杆,13~辅助刀,14~U形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的便携式花椒采摘装置,包括操作杆1,和设置于操作杆1前端的采摘机构2,所述采摘机构2包括上采摘板3、下采摘板4、采摘刀5、收集袋10,所述上采摘板3活动铰接设置于下采摘板4上,上采摘板3与下采摘板4合页式结构开合,所述上采摘板3的下部、下采摘板4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半圆形缺口,且两个半圆形缺口相互对应,在各所述半圆形缺口上设置有与之适配的采摘刀5,所述收集袋10可拆卸地设置于下采摘板4的下方,且收集袋10的袋口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山澳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保山澳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09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闭式冷却塔防冻型循环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合于藠头采收的多功能采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