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08552.4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5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鲁松;赵云龙;周珊珊;张仁银;孟刚;徐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10/42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液 分层 改善 复合 | ||
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尾部;头部是由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以及底壁围成的敞口凹槽,该敞口凹槽的上部敞口端为电解液进液口,底壁与水平面相平齐,底壁与左侧壁相隔形成有头部出液口;左侧壁前后两端对称向下一体成型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左侧壁与电池槽内壁相贴合;尾部包括导流槽,导流槽上端部与头部出液口处的底壁相连通,下端部连接倾斜的漏液板,漏液板上均布多个电解液出液口,导流槽前后两侧向电池槽壁折弯形成两个侧壁,两个侧壁的顶端面与电池槽内壁相贴合,并围设成导流空间;两个挡板、左侧壁以及导流槽两个侧壁的顶端面位于同一倾斜平面;尾部密封效果好,导流顺畅,增加电解液混合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
背景技术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失效模式之一是板栅腐蚀。板栅腐蚀是由于蓄电池电解液与板栅的化学反应造成的,电解液密度越高,化学反应越快,板栅腐蚀越严重。
蓄电池在汽车上长期使用后,蓄电池单格内部电解液的密度会发生变化,低密度的电解液位于上层,高密度的电解液位于下层,导致出现电解液的分层现象。极板下部具有更高浓度的硫酸,导致极板下部比上部腐蚀快;电池的持续使用会加速极板的硫化,存在使寿命缩短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可以提高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但是现有的电解液分层改善器导流部分设计均采用无密封的槽子;无密封的槽子在液面压强下,容器内仅有少量电解液往下,从装置底部流出,大部分电解液会从侧面的缝隙流出,不会流到槽底,达不到电解液混合效果,造成电解液混合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设计简单,尾部密封效果好,导流顺畅,增加电解液混合速度,有效最终改善电解液密度分层的现象,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一种电解液分层改善复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液的头部、用于导流的尾部;
所述头部是由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以及底壁围成的敞口凹槽,该敞口凹槽的上部敞口端为电解液进液口,底壁与水平面相平齐,底壁与左侧壁相隔形成有头部出液口;左侧壁前后两端对称向下一体成型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左侧壁与电池槽内壁相贴合;
所述尾部包括导流槽,导流槽上端部与头部出液口处的底壁相连通,下端部连接倾斜的漏液板,漏液板上均布多个电解液出液口,导流槽前后两侧向电池槽壁折弯形成两个侧壁,两个侧壁的顶端面与电池槽内壁相贴合,并围设成导流空间;所述两个挡板、左侧壁以及导流槽两个侧壁的顶端面位于同一倾斜平面,倾斜平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1~2°。
所述导流槽正对电池槽一侧设置有多个竖直的加强筋,多个加强筋与导流板围成多个导流通道。
所述尾部长度小于或等于隔板上表面到电池槽折弯部之间的距离。
所述尾部高度为60~80mm。
所述头部长度为30~40mm。
所述头部右侧壁高度为L1,L1为电池在倾斜15°时,电解液低液位线与右侧壁上端部的交点到隔板上端部距离。
所述L1范围为20~40mm。
所述头部、尾部宽度相同,且小于电池槽单格宽度;头部、尾部宽度比电池槽单格宽度小0 ~ 3mm。
所述前侧壁、后侧壁对称向上一体成型有用于防止复合件向上窜动的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上端面与水平面相平齐,且与大盖封合后的下端面相隔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08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辅助电池盖
- 下一篇:一种放空火炬用火焰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