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集和检测流体样本物质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07847.X | 申请日: | 202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4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核子;李印淑;程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检测 流体 样本 物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收集和检测流体样本物质的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开凿有进液口,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设置有一号板、二号板以及滤网兜,当待检测的液体通过进液口落在外壳内部时,液体经过滤网兜的过滤从一号分管流出,从而通过主管体落入检测器本体内,由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液体中的颗粒固体被过滤在网兜上,通过启动微型电机,可以带动一号板逆时针旋转,从而使得一号板和滤网兜翻转,进而使得滤网兜上的颗粒固体倒入二号分管内部,从而通过二号分管以及主管体落入检测器本体进行检测,此种设计,能够使得液体中的流体以及固体在检测之前分开来,从而分别对流体以及固体进行检测,避免因为两者之间的影响从而使得检测结构出现误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样本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收集和检测流体样本物质的装置,属于样本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流体的成分检测时,由于流体中含有固体,因此在检测过程中,流体与固体之间可能会有相互影响的因素,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收集和检测流体样本物质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集和检测流体样本物质的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收集和检测流体样本物质的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开凿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下方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号挡板,所述一号挡板一侧外壳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号轴承,所述一号轴承上转动连接有二号挡板,所述二号挡板上远离一号挡板的一侧与外壳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挡板的底部且远离一号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绳,所述调节绳穿插设置在外壳上,所述调节绳设置在外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二号挡板下方设置有一号板,所述一号板的底部且靠近二号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板,所述一号板的底端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插设置在外壳上,所述连接轴设置在外壳外部的一端与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外壳的背面,所述二号板下方一号板上靠近二号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网兜,所述一号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三号挡板,所述三号挡板下方外壳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四号挡板,所述四号挡板两侧外壳的底部分别固定连通有一号分管和二号分管,所述一号分管和二号分管设置在外壳外部的一端均与主管体固定连通,所述主管体的下端设置有检测器本体,所述检测器本体设置在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远离微型电机的一侧固定镶嵌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靠近外壳顶部的一侧与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三号挡板与一号板之前的夹角为45度。
优选的,所述滤网兜上远离一号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拉环上方外壳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挂钩。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设置有一号板、二号板以及滤网兜,当待检测的液体通过进液口落在外壳内部时,液体经过滤网兜的过滤从一号分管流出,从而通过主管体落入检测器本体内,由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液体中的颗粒固体被过滤在网兜上,通过启动微型电机,可以带动一号板逆时针旋转,从而使得一号板和滤网兜翻转,进而使得滤网兜上的颗粒固体倒入二号分管内部,从而通过二号分管以及主管体落入检测器本体进行检测,此种设计,能够使得液体中的流体以及固体在检测之前分开来,从而分别对流体以及固体进行检测,避免因为两者之间的影响从而使得检测结构出现误差;
通过设置有一号挡板以及二号挡板,在液体通过进液口进入外壳内时,一号挡板以及二号挡板起到导流的作用,能够确保液体准确的落在滤网兜内,二号板的设计进一步的确保了液体落在滤网兜上,观察窗的设置能够在一号板翻转时对其进行监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078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