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04566.9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1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谷乃;胡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戴贤群 |
地址: | 31207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支脚,设置于锅体底部;电源线,具有第一端及相对的第二端,第一端固定连接于锅体底部,第二端可活动地插接于锅体底部,电源线支撑于支脚以借助于支脚引导电源线沿预设路径延伸;以及保持构件,电源线具有收线状态,当电源线处于收线状态时,保持构件连接电源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任意两个不同部位以使电源线保持张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利用支脚来支撑电源线,使电源线沿预设路径延伸规整排布,不需要另外设置收纳电源线的结构,整机结构更加简单;通过保持构件将电源线的两个部位固定,使得电源线保持张紧的状态,避免了电源线松散而从支脚上掉落下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火锅、电饭锅等烹饪器具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厨房中。为了能够在餐桌上使用,这些烹饪器具均配备有电源线,用以外接电源从而实现供电,且为了保证烹饪器具具有一定的移动范围,也为了使电源线能够适配不同距离的电源插座,电源线通常具有较长的长度。
然而,当烹饪器具不使用时,由于没有专门的固定或收纳电源线的机构,电源线处于无序状态容易打结,再次使用时需花费时间整理,使用不方便。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底座设置有固定槽。收纳电源线时,将电源线缠绕在固定槽内。然而,该相关技术中,电源线很容易从固定槽中掉落出来,从而变成散乱的状态,使用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能够整齐收纳电源线,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支脚,设置于所述锅体底部;电源线,具有第一端及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锅体底部,所述第二端可活动地插接于所述锅体底部,所述电源线支撑于所述支脚以借助于所述支脚引导所述电源线沿预设路径延伸;以及保持构件,所述电源线具有收线状态,当所述电源线处于收线状态时,所述保持构件连接于所述电源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任意两个不同部位以使所述电源线保持张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利用支脚来支撑电源线,使电源线沿预设路径延伸规整排布,不需要另外设置收纳电源线的结构,整机结构更加简单;通过保持构件将电源线的两个部位固定,使得电源线保持张紧的状态,避免了电源线松散而从支脚上掉落下来的问题。该烹饪器具收纳时,只需要将电源线张紧绕置在支脚上即可,电源线占用空间小,收纳整齐,使用非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电源线处于收线状态时,所述保持构件连接于所述电源线靠近所述第一端的部位和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位以使所述电源线保持张紧。
如此设置,保持构件能够更好地固定电源线,使电源线保持较好的张紧状态,不易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彼此相连接的连接部和卡接部,所述保持构件通过所述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电源线,所述卡接部用于卡接所述电源线以在所述电源线处于收线状态时使所述电源线保持张紧。
如此设置,收纳电源线时,通过连接部固定电源线靠近第一端的部位,通过卡接部固定电源线靠近第二端的部位,从而可使绕置在支脚上的电源线保持张紧状态。该保持构件结构非常简单,使用也很方便,只需要将卡接部卡接在电源线上即可将电源线的两个部位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套设于所述电源线。
如此设置,该连接部结构非常简单,易于加工。该保持构件通过连接部始终连接于电源线,可避免遗失,收纳电源线非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部设有用于将所述电源线卡入的卡接槽。
如此设置,收纳电源线时,只需要将电源线卡入卡接槽中即可,该卡接部结构非常简单,使用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04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