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滤联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99893.X | 申请日: | 2020-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1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英;张楚扬;陈德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佳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1/18 | 分类号: | B01D61/18;B01D65/02;B01D6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联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过滤联合装置,包括原液罐、膜组件及控制器,还包括第一储罐、第二储罐,所述膜组件包括第一膜组与第二膜组,原液罐上方通过进水管连通第一膜组,第一膜组左右两端通过第一清液管将清液分别排入第一储罐、第二储罐,第一膜组上方通过过渡管连通第二膜组,第二膜组左右两端通过第二清液管将清液排入第一储罐、第二储罐,第二膜组上方通过浊液管将浊液排入原液罐中。第一膜组与第二膜组的截面呈凸型,即第一膜组、第二膜组中上层空间的长度小于下层空间的长度,若干超滤膜均纵向覆盖下层空间。本实用新型利用侧透方式实现原水分离纯化,结合纵向错流带走膜表面的截留物,实现工作过程中自清理功能,有利于设备长周期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制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联合装置。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在常温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动力实现一定分子量的原液和小分子溶质的分离纯化,由于其分离时不发生相变化,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杂质去除范围非常广泛。由于只是利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推动力,所以分离装置非常简单,容易操作。一般认为膜分离是一种筛孔分离的过程,在静压差为推动力的作用下,原液中小于膜孔径或分子量的溶剂和小分子物质从高压的料液侧透过膜到低压侧,一般称为滤出液或透过液,而大颗粒组分则被膜所截留,使它在截留侧重浓度越来越大。按照这样的分离机理,截留侧的截留物越来越多,很难达到纯化分离的效果,并且难以清洗,不利于长周期运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联合装置,能够使膜组件中超滤膜形成错流过滤,截留的溶质容易被切向流体所带走,自行清理膜孔表面的截留物,实现长周期运行。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过滤联合装置,包括原液罐、膜组件及控制器,还包括第一储罐、第二储罐,所述膜组件包括第一膜组与第二膜组,所述原液罐上方通过进水管连通第一膜组,第一膜组左右两端通过第一清液管将清液分别排入第一储罐、第二储罐,第一膜组上方通过过渡管连通第二膜组,第二膜组左右两端通过第二清液管将清液排入第一储罐、第二储罐,第二膜组上方通过浊液管将浊液排入原液罐中,所述第一膜组与第二膜组中均设有若干层纵向分部的超滤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膜组与第二膜组的截面呈凸型,即第一膜组、第二膜组中上层空间的长度小于下层空间的长度,若干超滤膜均纵向覆盖下层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配置有第一水泵,第一清液管与第二清液管分别配置有第二水泵,膜组件与第一清液管、第二清液管、过渡管、浊液管的连接处均设有电动阀门,第一清液管、第二清液管及浊液管中均配置有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电动阀门以及流量计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膜组与第二膜组的外表面均设有加热器,第一膜组与第二膜组中配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且原液罐中配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为发热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以超滤膜组件进行膜分离,在静压差为推动力的作用下,采用侧透方式对原液进行分离纯化,膜截留侧所截留的杂质会被切向流体向上导出,在工作过程中自行清理膜孔表面的截留物,减少了浓差极化率,直至达到预定的纯化分离的目的,从而实现阶段性连续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佳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佳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98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刮刀下卸料离心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药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