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料炉除尘盖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99109.5 | 申请日: | 2020-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3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家;高静;马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安达船用螺旋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料炉 除尘 盖板 | ||
一种熔料炉除尘盖板,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所述熔料炉除尘盖板,包括熔料炉盖板,所述熔料炉盖板上贯通设置有上料孔和除尘孔,所述除尘孔上设置有竖直的除尘管道,所述除尘管道另一端连接有除尘风机,所述除尘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废气处理系统,所述上料孔上设置有上料斗,所述上料斗的底部设置有上料插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熔料炉除尘盖板上设置有上料斗,通过上料斗向熔料炉内上料,省去了频繁开启炉盖的过程,避免了在炉盖开启时烟尘的外泄,与此同时,上料斗底部的上料插板可在上料后插入,也可防止烟尘通过上料斗外泄,从而将熔料炉内产生的烟尘全部聚拢在除尘口处,经过除尘风机将其抽出,从而可有效去除熔料炉内产生的烟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熔料炉除尘盖板。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是现代装备制造工业的基础之一。金属浇铸前,需要使用熔化炉将金属从固体状态变为液体状态,但是,金属在熔化炉内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烟尘,这些烟尘通常具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比如硫化物等,因此需要对产生的烟尘做好收集处理,避免对人体产生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熔料炉除尘盖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熔料炉除尘盖板,包括熔料炉盖板,所述熔料炉盖板上贯通设置有上料孔和除尘孔,所述除尘孔上设置有竖直的除尘管道,所述除尘管道另一端连接有除尘风机,所述除尘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废气处理系统,所述上料孔上设置有上料斗,所述上料斗的底部设置有上料插板。
所述除尘管道与除尘孔之间通过集尘罩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料炉除尘盖板,该除尘盖板上设置有与除尘风机相连的除尘管道,除尘管道底部连接有倒锥形的集尘罩,可起到较好的烟尘收集聚拢的作用,并且在盖板上还设置有上料斗,通过上料斗向熔料炉内上料,省去了频繁开启炉盖的过程,避免了在炉盖开启时烟尘的外泄,与此同时,上料斗底部的上料插板,在上料时抽出,上料后插入,也可防止烟尘通过上料斗外泄,从而将熔料炉内产生的烟尘全部聚拢在除尘口处,经过除尘风机将其抽出,从而可有效去除熔料炉内产生的烟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熔料炉除尘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熔料炉盖板,2-上料孔,3-除尘孔,4-除尘管道,5-除尘风机,6-出风口,7-上料斗,8-上料插板,9-集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熔料炉除尘盖板,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可有效去除熔料炉内产生的烟尘。
本实用新型的熔料炉除尘盖板,包括熔料炉盖板1,熔料炉盖板上1贯通设置有上料孔2和除尘孔3,除尘孔3上设置有竖直的除尘管道4,除尘管道4另一端连接有除尘风机5,除尘风机5将熔料炉内产生的烟尘通过除尘管道4吸出,防止有害烟尘直接排放对人体造成伤害。除尘风机5的出风口6通过管道连接至废气处理系统,除尘风机5吸出的有害烟尘经过废气处理系统处理后再进行排放,防止造成二次污染。上料孔2上设置有上料斗7,通过上料斗7向熔化炉内上料,省去了上料时频繁开启盖板的麻烦。上料斗7的底部设置有上料插板8,上料插板8可在需要上料时抽出,在上料结束后插入,一方面可以用来控制原料的加入量,另一方面,在上料插板8插入后,也可以避免熔料炉内热量的损失,和熔料炉内烟尘的外泄,以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安达船用螺旋桨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安达船用螺旋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91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