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溶隧道地下水开敞式疏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4032.2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0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郦亚军;刘科;甘目飞;陈国栋;尚寒春;刘雄伟;王微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9/14;E21D11/00;E21D11/1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61008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溶 隧道 地下水 开敞式疏泄 结构 | ||
1.一种岩溶隧道地下水开敞式疏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疏泄结构,集中疏泄结构包括:
护拱层(21),设于隧道(1)区域岩溶空腔(2)内,护拱层(21)位于隧道(1)初期支护(15)外侧;
缓冲层(22),回填于岩溶空腔(2)内,缓冲层(22)位于护拱层(21)外侧,缓冲层(22)顶面到岩溶空腔(2)顶部具有空隙;
集水孔(4),沿岩溶空腔(2)周围设有若干集水孔(4),集水孔(4)连通空隙;
开敞式集水洞(5),设于岩溶空腔(2)附近的隧道(1)边墙外侧,沿集水洞(5)周围设有若干与集水洞(5)连通的集水孔(4);
汇水管道(24),连通岩溶空腔(2)和集水洞(5),汇水管道(24)伸入空隙,用于将岩溶空腔(2)中水引入集水洞(5);
泄水管道(51),连通集水洞(5)和隧道(1)中心沟(11),泄水管道(51)用于将集水洞(5)中水引入中心沟(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隧道地下水开敞式疏泄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岩溶空腔(2)壁设置混凝土封闭层(23),沿岩溶空腔(2)周围设置若干锚杆(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隧道地下水开敞式疏泄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水洞(5)壁上设有喷射混凝土层(52),喷射混凝土层(52)内侧设有模筑衬砌(53),沿集水洞(5)周围设有若干锚杆(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岩溶隧道地下水开敞式疏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系统疏泄结构,疏泄结构包括隧道(1)拱脚两侧分别设置的纵向盲管(8)和沿隧道(1)纵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环向盲管(9),环向盲管(9)设于隧道(1)正洞喷混凝土内侧,环向盲管(9)连通于纵向盲管(8),纵向盲管(8)连通中心沟(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岩溶隧道地下水开敞式疏泄结构,其特征在于,纵向盲管(8)通过边墙横向联系管道(13)连接侧沟(12),侧沟(12)通过道床横向联系管道(14)连接中心沟(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40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3D打印微通道闭式循环水冷热电偶
- 下一篇:一种定位装置及焊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