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漂浮电极的漂浮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93327.8 | 申请日: | 2020-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6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肖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215 | 分类号: | A61B5/0215;A61N1/3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漂浮 电极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漂浮电极的漂浮导管,包括注射针头、热敏电极接头、远端接头、起搏电极接头、气囊充气接头和具有远端、近端和管身的导管主体,所述导管主体包括相互间隔独立的注射管腔、热敏电极管腔、远端管腔、起搏电极管腔和气囊充气管腔,导管主体靠近近端的一端设置有管腔分管接头,导管主体靠近远端的一端设置有漂浮气囊、用于心脏起搏的起搏电极和利用热稀释法测量心输出量的热敏电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漂浮导管上设置起搏电极,将进行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契压测量、与右心室临时心脏起搏的功能合二为一,实现一械多用,减少病人穿刺置管的次数,减少了多次置管对患者带来的痛苦,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漂浮电极的漂浮导管。
背景技术
漂浮导管是进行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契压测量的工具,对心血管中一些特定部位的压力及其细微变化进行监测以提供更为精确的临床诊断依据,满足临床对这些生理指标监测的要求,用以判断危重病人心血管功能状况。漂浮导管在1970年开始使用,它即使在危重病人在病床旁几分钟之内也能完成。经肘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导管经上或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右心室到肺动脉,需要测量时,对漂浮气囊进行充气,血流会把漂浮气囊送到肺小动脉卡住,就可以测肺毛细血管的压力约等于左心房压力,特别适用于心血管危重症病人,如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急性肺栓塞,呼吸衰竭等。
漂浮电极是在漂浮导管上改造得到的产物,在漂浮气囊的两端增加起搏电极,起搏电极凭借漂浮气囊的漂浮力进入右心室,从而进行右心室心脏临时起搏。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心脏临时起搏置入术是心血管疾病诊治抢救过程中一项常用技术,随着外科麻醉科技术的发展,手术适应症不断扩大,高龄手术患者增多,术前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也大大增加,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心脏临时起搏置入术方便、快速、高效、创伤小、安全且不影响患者的四肢活动,是医院急诊抢救中不可少的医疗技术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克服了普通电极易进入上、下腔静脉不易通过三尖瓣口的缺点,同时操作快速,技术简便,费时短,不需要昂贵的设备,也不需要搬动患者,非常有利于危重患者之抢救。
对于危重症病人来说,不仅需要判断危重症病人心血管功能状况,更存在心脏起搏抢救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能将漂浮导管和漂浮电极合二为一的装置,减少病人穿刺置管的次数,实现一械多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漂浮电极的漂浮导管,其通过在漂浮导管上设置起搏电极,将进行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契压测量、与右心室临时心脏起搏的功能合二为一,实现一械多用,减少病人穿刺置管的次数,减少了多次置管对患者带来的痛苦,使用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漂浮电极的漂浮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针头、热敏电极接头、远端接头、起搏电极接头、气囊充气接头和具有远端、近端和管身的导管主体,所述导管主体包括相互间隔独立的注射管腔、热敏电极管腔、远端管腔、起搏电极管腔和气囊充气管腔,导管主体靠近近端的一端设置有管腔分管接头,导管主体靠近远端的一端设置有漂浮气囊、用于心脏起搏的起搏电极和利用热稀释法测量心输出量的热敏电极,注射管腔上开设有注射孔,热敏电极管腔内设置有与热敏电极相接的热敏电极导线,远端管腔上开设有远端孔,起搏电极管腔内设置有与起搏电极相接的起搏电极导线,气囊充气管腔与漂浮气囊贯通连接,注射针头通过管腔分管接头与注射管腔上的注射孔相连通,热敏电极接头通过管腔分管接头与热敏电极导线相接,远端接头通过管腔分管接头与远端管腔上的远端孔相连通,起搏电极接头通过管腔分管接头与起搏电极导线相接,气囊充气接头与气囊充气管腔贯通连接。
上述的一种具有漂浮电极的漂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极距离导管主体远端的距离为2~6cm,起搏电极距离导管主体远端的距离为10~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未经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3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波法测试硐室围岩松动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水型水膜除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