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麦增产用田间管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91753.8 | 申请日: | 2020-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0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许倩;谢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超 |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A01B39/18;A01M21/02;A01M21/04;B01F15/04;B01F15/02;B01F15/00;B01F7/16;B01F7/18;B01F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 地址: | 465200 河南省信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增产 田间管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麦增产用田间管理装置,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扶把、脚柱、万向轮、外箱、双开门、箱把、外筒、内筒、放料装置、第一放料板、第二放料板、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一螺栓、固定把、第一电机、第一支撑架、搅拌轴、搅拌叶、搅拌杆、刮擦板、搅拌桶、进水口、出液口、横管、喷头装置、外罩、内接管、喷头、喷孔、收草桶、进草管、支撑板、风机、吸草管、伸缩装置、外套管、内套管、调节栓、第一接头、簸箕、第二电机、第二支撑架、第二接头和除草刀。放料装置调节开合,搅拌装置使对药液进行搅拌出液效率提升;除草进草装置对小麦田间的杂草去除,伸缩装置自由调节整体的高度,满足不同田间除草高度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田间管理装置,具体是一种小麦增产用田间管理装置,属于田间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代表种为普通小麦是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或生物质燃料。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要想小麦生长的好,田间管理对于种植人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目前关于小麦增产用田间管理装置对于除草与杂草的装置不可同时根据田间需要适当调节,同时关于田间施肥没有做到充分施肥,给予的药量不精确对小麦生长没有帮助,影响小麦增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小麦增产用田间管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小麦增产用田间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小麦增产用田间管理装置,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扶把、脚柱、万向轮、外箱、双开门、箱把、外筒、内筒、放料装置、搅拌装置、除草进草装置、喷头装置以及伸缩装置;
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的夹角处设置有外箱,所述第一面板的一侧设置有扶把,所述第二面板的下端通过脚柱与万向轮固定相连,所述外箱的前表面设置有双开门,所述双开门的前表面设置有箱把,所述外筒的内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内部设置有放料装置,所述外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搅拌装置、除草进草装置、喷头装置以及伸缩装置;
所述放料装置包括第一放料板、第二放料板、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一螺栓以及固定把,所述第一放料板与第二放料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相交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的下端均设置有固定把;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支撑架、搅拌轴、搅拌叶、搅拌杆、刮擦板、搅拌桶、进水口、出液口以及横管,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支撑架与外箱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通过搅拌轴分别贯穿外箱和搅拌桶,所述搅拌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搅拌叶和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两侧设置有刮擦板,所述搅拌桶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下端设置有横管;
所述喷头装置包括外罩、内接管、喷头以及喷孔,所述横管的下端设置有外罩,所述外罩的内部设置有内接管,所述喷头的表面设置有喷孔;
所述除草进草装置包括收草桶、进草管、支撑板、风机、吸草管、伸缩装置、第一接头、簸箕、第二电机、第二支撑架、第二接头以及除草刀,所述风机通过支撑板与外箱的内部壁面相连,所述风机的一端通过进草管与收草桶相连,且风机的另一端通过吸草管与伸缩装置相连,所述簸箕通过第一接头与伸缩装置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支撑架与外箱的上端壁面相连,所述除草刀通过第二接头与伸缩装置的下端相连;
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外套管、内套管以及调节栓,所述外套管与内套管通过调节栓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放料板和第二放料板的闭合与内筒的直径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超,未经李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17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灭火系统管道试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柔性物料加工的自动取菲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