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消毒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90029.3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2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伟;张宁晔;陈春珠;顾沁然;蒋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蒋厦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公共场所 消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消毒环,包括消毒环和手拉装置,所述的消毒环为柱状的环形壳体,环形壳体内侧固定有海绵层;所述的柱状的环形壳体由两部分的内侧为海绵层半环形壳体组成,所述的消毒环侧面安装有手拉装置;所述的消毒环的环形壳体内部为空腔,内部空腔为填装有消毒剂的储液腔,装有消毒剂的内部空腔连通挤出消毒剂的泵头。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消毒环实现浸润了消毒剂的海绵对柱状扶手或门把手的擦拭消毒,通过装在消毒环外侧的硅胶手环实现手内侧与消毒环的无接触,避免了在消毒环外侧的交叉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消毒环。
背景技术
由于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需要经常对公共场所的设施进行消毒。2020年,冠状肺炎(COVID-19)期间,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对于公共场所的卫生防护进行了详细规范和指导,而且在疫情期间取得明显成效被国际广泛推广。在实际操作中防疫人员还是发现很多问题,例如,公交、地铁、商场等人群密集场合的柱状扶手或门把手的消毒仍是使用消毒剂进行人工擦拭或喷洒消毒,费时费力且消毒表面易被再次污染,消毒形同虚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消毒环,采用本发明的柱状消毒环,一次人工加注消毒剂后,使用者可自行对柱状把手或扶手进行消毒,使用人次可达数百次,省时省力且能保持最初的消毒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消毒环,包括消毒环和手拉装置,所述的消毒环为柱状的环形壳体,环形壳体内侧固定有海绵层;所述的柱状的环形壳体由两部分的内侧为海绵层半环形壳体组成,两个半环形壳体组成的一个侧边为连接端,另一个侧边为夹合端;所述的连接端将两个半环形壳体相连,所述的夹合端具有可打开的锁扣,所述的消毒环扣装在柱状的公共场所扶手或把手上,并通过夹合端的锁扣将两个半环形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的消毒环侧面安装有手拉装置;所述的消毒环的环形壳体内部为空腔,内部空腔为填装有消毒剂的储液腔,装有消毒剂的内部空腔连通挤出消毒剂的泵头,所述的泵头连接在手拉装置内侧,通过拉动手拉装置使泵头活动挤出消毒剂,泵头上具有消毒剂流出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手拉装置为硅胶手环。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端通过轴连接或铰链结构将两个半环形壳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海绵层夹持于公共场所扶手或把手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毒环为上设有具有阀门的进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毒环环形壳体内侧具有均匀分布的出水孔,所述的消毒剂流出管流出的消毒剂从环形壳体内侧的出水孔浸入海绵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头内具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毒环上具有透明观察窗,用于观察消毒环内的消毒剂量。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消毒环具有空腔内置消毒剂,消毒环扣装在柱状扶手或把手上,采用手拉泵来实现消毒剂按需注入海绵;消毒环内置的消毒剂容量可通过硅胶手环泵出几百次,满足重复高效的反复消毒;手拉泵同时也是消毒环的固定机构,浸润了消毒剂的海绵在消毒环内侧与柱状扶手或门把手直接接触,通过移动消毒环实现浸润了消毒剂的海绵对柱状扶手或门把手的擦拭消毒,装在消毒环外侧的硅胶手环实现手内侧与消毒环的无接触,避免了在消毒环外侧的交叉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公共场所的消毒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公共场所的消毒环的透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公共场所的消毒环的局部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900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折叠式婴儿床
- 下一篇:一种新型便携式婴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