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复合集流体与箔材焊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89174.X | 申请日: | 2020-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0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牛亚如;许涛;任明秀;王晓燕;王磊;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0/10 | 分类号: | B23K20/10;B23K20/26;H01M10/05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叶美琴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复合 流体 焊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锂电池复合集流体与箔材焊接装置,旋转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基台;旋转盘上沿其转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六工位、第七工位;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第三送料机构、第一超声波焊接机构、翻转机构、第二超声波焊接机构、转移机构依次设置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六工位、第七工位处。本实用新型利用超声波焊接方式连接单片极片的复合集流体极耳与箔材,同时采用双面焊接的方式将箔材焊接于复合集流体的两面,保证了极耳两侧内阻的一致性,且装置结构简单,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复合集流体与箔材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中常用集流体为箔材,随着电池行业不断发展,出现了高分子与金属复合的复合集流体,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能显著改善涂布、辊压等工序中的断带问题,同时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为了提高导电性能,复合集流体基材需要利用箔材在极耳处转接,目前,采用的连接方式主要为焊接,卷对卷连续滚焊时,收放卷张力调节难度大,基材和箔材形成极片的结构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锂电池复合集流体与箔材焊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复合集流体与箔材焊接装置,包括旋转盘、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第三送料机构、第一超声波焊接机构、翻转机构、第二超声波焊接机构和转移机构;
旋转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基台;旋转盘上沿其转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六工位、第七工位;
第一送料机构设置在第一工位处并用于向处于第一工位处的基台输送第一箔材;第二送料机构设置在第二工位处并用于向处于第二工位处的基台输送单片极片并使得单片极片的复合集流体极耳覆盖在第一箔材上;第三送料机构设置在第三工位处并用于向处于第三工位处的基台输送第二箔材并使得第二箔材覆盖在单片极片的复合集流体极耳上;第一超声波焊接机构设置在第四工位处并用于将第四工位处的基台上的第一箔材、第二箔材与集流体极耳一侧焊接在一起;翻转机构设置在第五工位处并用于将第五工位处的基台上的集流体极耳翻转180度;第二超声波焊接机构设置在第六工位处并用于将第六工位处的基台上的第一箔材、第二箔材与集流体极耳另一侧焊接在一起;转移机构设置在第七工位处并用于将第七工位处的基台上焊接后的集流体极耳转移出去。
优选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六工位、第七工位在旋转盘上均匀设置。
优选的,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第三送料机构、转移机构均采用真空吸盘装置。
优选的,翻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真空吸盘和第二旋转真空吸盘,第一旋转真空吸盘、第二旋转真空吸盘分别用于将单片极片翻转90度。
优选的,基台顶面开设有真空吸孔,基台上还设有与真空吸孔连通并与外界抽真空设备连接的连接口。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复合集流体与箔材焊接装置,利用超声波焊接方式连接单片极片的复合集流体极耳与箔材,同时采用双面焊接的方式将箔材焊接于复合集流体的两面,保证了极耳两侧内阻的一致性,且装置结构简单,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复合集流体与箔材焊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利用本实用新型焊接后的单片极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91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