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面结构及伞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88029.X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0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林;黄安冲;杨剑;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18 | 分类号: | A45B25/18;A45B25/00;F25B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李丽华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伞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面结构及伞具,伞面结构包括基体层及辐射制冷层。辐射制冷层覆盖于基体层朝外的一侧,辐射制冷层包括第一涂层,第一涂层能够反射可见光及近红外光,并且第一涂层能够通过大气窗口波段红外线的形式向外发射所述伞面结构表面的热量。当阳光照射伞面结构的表面时,辐射制冷层的第一涂层反射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及近红外光,避免伞面结构积累过多的热量,并将伞面结构以及伞的内部空间的热量通过大气窗口波段红外线形式向外发射,实现零能耗对伞面结构以及伞的内部结构进行降温,从而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伞面结构及伞具。
背景技术
遮阳伞是一种常见的伞具,其伞面涂有黑胶涂层,当太阳光照射于伞面时,黑胶涂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从而阻挡太阳光实现遮阳的效果。但是,黑胶涂层吸收太阳光后,伞面的温度逐渐升高,热量通过传导对流的方式传至伞内,导致伞内的温度升高,降低使用者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伞面结构及伞具,能够实现零能耗降温,降温效果更佳。
一种伞面结构,包括:
基体层;
辐射制冷层,所述辐射制冷层覆盖于所述基体层朝外的一侧,所述辐射制冷层包括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能够反射可见光及近红外光,并且所述第一涂层能够通过大气窗口波段红外线的形式向外发射所述伞面结构表面的热量。
上述的伞面结构,在基体层朝外的一侧覆盖有辐射制冷层,辐射制冷层包括第一涂层。当阳光照射伞面结构的表面时,辐射制冷层的第一涂层反射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及近红外光,避免伞面结构积累过多的热量,并将伞面结构以及伞的内部空间的热量通过8μm~13μm大气窗口波段红外线形式向外发射,实现零能耗对伞面结构以及伞的内部结构进行降温,从而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辐射制冷层还包括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叠设于所述第一涂层远离所述基体层的一侧,所述第二涂层用于阻隔紫外光,并且所述第二涂层能够通过大气窗口波段红外线的形式向外发射所述伞面结构表面的热量;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10μm~2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伞面结构还包括用于传导所述基体层表面热量的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设于所述基体层与所述辐射制冷层之间,所述导热层能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伞面结构还包括第一界面层,所述第一界面层设于所述基体层与所述导热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伞面结构还包括第一罩面层,所述第一罩面层设于所述辐射制冷层远离所述基体层的表面;所述第一罩面层为有机硅层、有机氟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罩面层的厚度小于1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伞面结构还包括用于传导所述基体层表面热量的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覆盖于所述基体层远离所述辐射制冷层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伞面结构还包括第二罩面层,所述第二罩面层设于所述导热层远离所述基体层的表面;所述第二罩面层为有机硅层、有机氟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罩面层的厚度小于1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伞面结构还包括第二界面层,所述第二界面层设于所述基体层与所述辐射制冷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30μm~80μm。
一种伞具,包括伞杆、伞骨及上述的伞面结构,所述伞骨设于所述伞杆,所述伞面结构设于所述伞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80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塑保温管高效发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搬运及使用的电炖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