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足显微外科用手部固定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87355.9 | 申请日: | 2020-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葛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晓峰 |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G7/075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李余江 |
| 地址: | 132012 吉林省吉林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足 显微 外科 用手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足显微外科用手部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板和底座,所述固定板顶部设置有固定卡槽,固定带通过固定螺钉与固定卡头由固定卡槽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带一端设置有固定扣,且固定带表面设置有毛带和粘带,固定板下方设置有收集槽,且收集槽与固定板通过滑块在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所述收集槽下部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下端固定有底座,底座安装在病床横杆上。该手足显微外科用手部固定结构可以将患者手部给固定住,防止患者在手足外科手术中手部疼痛发生反射收缩,便于医护人员手术及换药工作,该手足显微外科用手部固定结构便于拆卸,固定带便于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手足显微外科用手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手部进行治疗或换药时,患者手部受到疼痛会反射性地收缩,不仅使医护人员的治疗难度增加,还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为了防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手部发生反射性收缩而影响治疗及换药工作,需要对抬高患者的手部并进行固定,但普通固定支架使用不够方便,固定装置结构不够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患者手部给固定住,防止患者在手足外科手术中手部疼痛发生反射收缩,便于医护人员手术及换药工作,且便于使用及拆卸,固定带便于更换的手足显微外科用手部固定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足显微外科用手部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板和底座,所述固定板顶部设置有固定卡槽,固定卡槽内通过粘接连接有防滑层,固定带一端设置有固定扣,且固定带表面设置有毛带和粘带,毛带与粘带位置相对应,固定板下方设置有收集槽,固定板下部两侧固定有滑动槽,收集槽上部两侧固定有滑块,且收集槽与固定板通过滑块在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所述收集槽下部固定有伸缩杆内杆,伸缩杆外杆为中空结构,且伸缩杆内杆置于伸缩杆外杆中空结构内,伸缩杆外杆一侧设置有一高度固定孔,高度固定孔内穿插有高度固定栓,伸缩杆外杆下端固定有底座,底座与病床横杆连接处设置有硅胶圈,且硅胶圈外壁与底座内壁通过粘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带通过固定螺钉与固定卡头连接,所述固定卡头上部设有螺纹孔,固定螺钉与固定卡头螺纹连接,固定卡头通过固定卡槽固定在固定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槽一侧设置有限位螺纹孔,滑动槽与滑块由固定螺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下部两侧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底座与病床横杆由固定螺杆固定,固定螺杆与底座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手足显微外科用手部固定结构可以将患者手部给固定住,防止患者在手足外科手术中手部疼痛发生反射收缩,便于医护人员手术及换药工作,该手足显微外科用手部固定结构便于安装拆卸,固定带便于更换,固定板与收集槽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整固定,使用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手足显微外科用手部固定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足显微外科用手部固定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手足显微外科用手部固定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带与固定卡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板1、卡槽2、固定带3、固定扣4、毛带5、粘带6、滑动槽7、滑块8、收集槽9、固定螺栓10、限位螺纹孔11、伸缩杆内杆12、伸缩杆外杆13、高度固定栓14、高度固定孔15、底座16、固定螺杆17、固定螺钉18、固定卡头19、防滑层20、螺纹孔21、硅胶圈22、通孔23、病床横杆2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晓峰,未经葛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73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去毛刺机
- 下一篇:一种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术术后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