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掏耳朵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85068.4 | 申请日: | 2020-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0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田慧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A61B1/32;A61B1/227;A61B1/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韩正玉 |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朵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掏耳朵工具,其特征是它包括呈喇叭形的外壳(1),所述外壳(1)口径小的前端安装有耳塞(4),外壳(1)的后端安装有目镜(2),在外壳(1)中安装有麦粒钳(3),麦粒钳(3)的前端从外壳(1)的前端口伸出,麦粒钳(3)的工作手柄位于外壳(1)外部,所述外壳(1)的后部侧壁上安装有电源座(5),在外壳(1)的内壁上安装有灯源(6),所述灯源(6)由电源座(5)供电发光。本实用新型同时带有照明和放大的功能,便于掏耳朵时观察耳道中的情况,外壳前端的耳塞结构可以将耳道撑开,同样也可最大限度地方便观察。独特的滑槽结构结合麦粒钳可有效去除耳道中的耳屎或其它异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掏耳朵的工具。
背景技术
耵聍,俗称耳屎,是耳朵里的分泌物,其功能主要是防止异物侵犯鼓膜,这些异物包括灰尘、虫子等,但如果长期不掏耳朵,耳屎过多不仅会使人耳道不舒服,引起发炎,有时也会影响听力。
目前人们常用的掏耳朵工具有耳勺,棉签等,医院处理耵聍则主要使用镊子。在市场还有一些带照明功能的掏耳朵工具,例如带灯光的掏耳勺。这些工具功能基本都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方便观察的掏耳朵工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掏耳朵工具,其特征是它包括呈喇叭形的外壳,所述外壳口径小的前端安装有耳塞,外壳的后端安装有目镜,在外壳中安装有麦粒钳,麦粒钳的前端从外壳的前端口伸出,所述外壳的后部侧壁上安装有电源座,在外壳的内壁上安装有灯源,所述灯源由电源座供电发光。
所述外壳的后部侧壁上设有一段滑槽,所述麦粒钳的后部手柄可在滑槽中前后移动。
所述电源座上设有控制灯源点亮或熄灭的按压开关。
所述灯源采用LED发光。
所述耳塞的材质为硅胶。
所述外壳的材质为塑料。
所述外壳后端设有目镜框,所述目镜安装在所述目镜框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同时带有照明和放大的功能,便于掏耳朵时观察耳道中的情况,外壳前端的耳塞结构可以将耳道撑开,同样也可最大限度地方便观察。独特的滑槽结构结合麦粒钳可有效去除耳道中的耳屎或其它异物。
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作医院耳鼻喉科的专用器械,也可作为普通人就能操作使用的日常居家物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目镜;3、麦粒钳;4、耳塞;5、电源座;6、灯源;7、按压开关;8、目镜框;9、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呈喇叭形的外壳1,外壳1的材质可以采用塑料。在外壳1口径小的前端安装有耳塞4,耳塞4的材质为硅胶,用于将耳道口撑开一些。耳塞4是可拆卸式的,可采用类似于现在手机耳机形式的结构,根据不同人的耳道口大小,可更换不同型号的耳塞。外壳1的后端安装有用于观察的目镜2,其结构可以是在外壳1后端装上目镜框8,然后将目镜2安装在目镜框8中。目镜框8与外壳1后端采用螺纹连接,当需要更换不同倍数的目镜2时,将目镜框8与目镜2一起拆下更换即可。目镜2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直接固定在外壳1的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5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燃后可脱离的艾柱点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锐器转运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