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筒式履带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84953.0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8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永斌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3H1/34;B62D5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筒 履带 底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筒式履带底盘,包括底盘主体、动力装置、动力链轮、支撑轴、大支撑链轮、轴杆、小支撑链轮、履带和桨叶板,所述底盘主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底盘主体左端上方内部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动力链轮,所述底盘主体右端上方通过支撑轴转动连接有大支撑链轮,所述底盘主体上端中部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小支撑链轮,所述底盘主体底端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多个小支撑链轮,所述动力链轮、大支撑链轮和小支撑链轮的外圈传动连接有履带,所述履带外侧固定连接有桨叶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使用性能好,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陆两用船底盘,具体是涉及一种浮筒式履带底盘。
背景技术
水陆两用船是同时具备车与船的特性,既可在陆地行驶,又可泛水浮渡的特种车辆。由于水陆两用船具有卓越的水陆通行性能,可从行进中渡越江河湖海,而不受桥或船的限制,因而在交通运输上,特别是军事上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现有的水陆两用船的底盘和划水机构设计不合理,使用性能不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浮筒式履带底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浮筒式履带底盘,解决了现有的水陆两用船的底盘和划水机构设计不合理,使用性能不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浮筒式履带底盘,包括底盘主体、动力装置、动力链轮、支撑轴、大支撑链轮、轴杆、小支撑链轮、履带和桨叶板,所述底盘主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底盘主体左端上方内部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动力链轮,所述底盘主体右端上方通过支撑轴转动连接有大支撑链轮,所述底盘主体上端中部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小支撑链轮,所述底盘主体底端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多个小支撑链轮,所述动力链轮、大支撑链轮和小支撑链轮的外圈传动连接有履带,所述履带外侧固定连接有桨叶板。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空腔为密封的腔体。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浆叶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浆叶板均匀分布在履带的外侧。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桨叶板与履带相互垂直设置。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底盘主体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底盘主体的内侧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浮筒式履带底盘,采用新的结构,在底盘主体内设置了密封的空腔,增大了水陆两用船的浮力,增加了水陆两用船的稳定性,在履带上设置了桨叶板,提高了履带的划水性,实现了水陆两用船制作的最简单化,操作的最便利化,在水陆两用船上使用本浮筒式履带底盘,可以实现在不进行任何的操作变换的情况下,在水中,在陆地上,用同样的动作,实现行驶功能,提高了水陆两用船的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使用性能好,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浮筒式履带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浮筒式履带底盘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为:1-底盘主体、101-空腔、2-动力装置、201-动力输出轴、3-动力链轮、4-支撑轴、5-大支撑链轮、6-轴杆、7-小支撑链轮、8-履带、9-桨叶板、1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永斌,未经罗永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4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隐藏式幕墙结构
- 下一篇:一种食品包装袋用测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