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轮边制动的起重机大车防碰缓冲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83644.1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4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颜朝友;许竞;张冲;吴晓梅;廖静云;黄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F16D55/2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杨清雅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制动 起重机 大车 缓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轮边制动的起重机大车防碰缓冲制动装置,包括安装于大车端梁前端的中空盒体,所述中空盒体左侧面上端设置有弹簧缓冲器,且弹簧缓冲器末端延伸至所述中空盒体内,所述中空盒体内右端设置有一框架,所述弹簧缓冲器末端铰接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末端铰接设置有用于夹紧起重机车轮的第一夹紧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末端铰接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夹紧杆相配合的第二夹紧杆,且所述第一夹紧杆和第二夹紧杆穿过所述框架延伸至起重机大车车轮轮缘的前后两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夹紧大车车轮轮缘,使大车车轮紧急制停来防止起重机大车碰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轮边制动的起重机大车防碰缓冲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生产中,为保证生产速度,经常在一条运行轨道上安置多台起重机同时工作,为了防止起重机行走到危险距离,通常要在起重机上或者轨道端头设置防碰装置,使起重机在必要时停止运行,避免两机之间或起重机与运行轨道端头止挡装置之间的相互碰撞;但是起重机经常由于防撞限位失效以及大车制动器调整不当,当大车速度过快时,惯性太大,导致两起重机发生碰撞事故,或者起重机直接撞击到轨道端部,不仅会导致起重机损坏,严重的甚至发生伤亡事故。
现有技术中的起重机大车防碰撞装置一般采取轨道式刹车,刹车着力点在车的前侧轨道上,刹车时大车会有前倾动作,导致大车晃动,特别是吊重物时,重物容易晃动发生脱钩坠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夹紧大车车轮轮缘,使大车车轮紧急制停来防止起重机大车碰撞的基于轮边制动的起重机大车防碰缓冲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基于轮边制动的起重机大车防碰缓冲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大车端梁前端的中空盒体,所述中空盒体左侧面上端设置有弹簧缓冲器,且弹簧缓冲器末端延伸至所述中空盒体内,所述中空盒体内右端设置有一框架,所述弹簧缓冲器末端铰接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末端铰接设置有用于夹紧起重机车轮的第一夹紧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末端铰接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夹紧杆相配合的第二夹紧杆,且所述第一夹紧杆和第二夹紧杆穿过所述框架延伸至起重机大车车轮轮缘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夹紧杆和所述第二夹紧杆中部均铰接设置于所述框架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紧杆和所述第二夹紧杆末端内侧设置于硅胶块。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缓冲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经连接螺栓固定在所述中空盒体左侧面上端,所述固定板中部穿过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外周侧壁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避免所述中心轴脱离所述中空盒体的定位卡,且所述定位卡位于所述中空盒体内,所述中心轴左端设置有一缓冲块,且所述缓冲块与所述中心轴垂直设置,所述中心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缓冲块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中心轴末端铰接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上下两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拉伸杆,所述拉伸杆上设置有伸缩凸部,所述缓冲块左侧面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伸缩凸部相配合的孔洞,所述拉伸杆左侧面端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拉伸杆拉伸出所述限位槽的提拉凸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装置中加入了第一夹紧杆和第二夹紧杆,使得通过第一夹紧杆和第二夹紧杆的作用能够夹紧大车车轮轮缘,使大车车轮紧急制停,从而起到及时制停起重机作用;装置中加入了弹簧缓冲器,使得在起重机触碰到墙壁或者其他起重机时,弹簧缓冲器先接触到碰撞物体,使得在两起重机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碰撞力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轮式刹车对传动轮进行制动,刹车重心点不会向车外偏移,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未经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3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气泡PVC卷材成型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拼接屏前维护支架上的调节挂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