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公路预防汽车连环追尾事故预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82649.2 | 申请日: | 2020-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9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郝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治国 |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G08B7/06;G08B2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预防 汽车 连环 追尾 事故 预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安全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预防汽车连环追尾事故预警装置,整个装置包含车内部分以及道路两个部分装置;车内部分包括车载摄像头、陀螺仪、导航系统、车速传感器等;道路部分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信号发射及接收装置、传感器、雷达等。该装置通过车载摄像头、车速传感器、以及道路上镶嵌的震动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感知环境情况以及车辆事故情况,旨在通过上述元器件对车辆交通事故进行判定,并通过无线电、LED灯带等进行事故报警以及对后方来车的预警。该装置合理利用元器件对交通事故进行自动化判断,在驾驶者及乘客在失去报警能力下自发报警,且警示后车,防止了交通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和及时的求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公路预防汽车连环追尾事故预警装置,属于道路安全智能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数不断上升,高速公路在我国客货运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证高速公路畅通是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前提,同时由于高速公路速度快,交通量大,使得驾驶者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且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通常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均大于普通事故,交通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据统计,在2019年仅在厦门高速交警支队辖区,就有交通事故414起,而大部分交通事故又会造成连环事故。由于高速公路速度快、交通量大的原因,导致了后续来车驾驶者反应不过来,一旦减速不及时,很容易引发连环事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国内外交管部门对减缓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所采取的方案通常有设置避险车道、事故多发地带限速、设置警示牌等方式,车企普遍以汽车辅助驾驶功能为主,包括自动刹车、ACC自适应巡航等功能。在降低高度公路交通事故发生严重程度上通常采取的方案是防撞桶等措施,车企则是研究车辆碰撞性能等。
现有方案及技术虽然一定程度上对解决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有一定效果,但这些方案都并未将人-车-路联系在一起,只局限于本车或者某一部分道路,这就导致了后续来车并不知道前方交通事故,在发现前方事故时很有可能来不及刹车而造成二次事故,这种现象在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上并不罕见,而且现有方案中驾驶者也并不可知道路环境具体情况,温湿度及交通状况。
本实用新型就是从上述问题出发,设置了一套可以将人-车-路三者整合成一个整体的系统,只要驾驶者在这个系统中,就可得知该系统车辆多少、环境情况、车辆车速、前方是否有事故等情况,使得驾驶者可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个装置包括车内及道路两个部分,车内部分包括:车载摄像头、扬声器、报警开关、显示屏、陀螺仪、GPS、信号接收及发射装置、控制器,车载摄像头、扬声器、报警开关、显示屏、陀螺仪、GPS、信号接收及发射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由汽车蓄电池进行供电;道路部分包括:温湿度传感器、震动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箱、LED灯带、信号接收及发射装置、控制器、雷达,温湿度传感器、震动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信号接收及发射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由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控制器和信号接收及发射装置在车内部分和道路部分均有设置,且结构相同,功能相同。
进一步的,车内部分的车载摄像头不低于4个,保证车辆360°均能被摄像头感知,摄像头设置在车前、车后、车左、车右四个方位。
进一步的,车载摄像头也可采用汽车本身带有的车载摄像头。
进一步的,扬声器设置在车厢内部左前方不影响实现的角落。
进一步的,报警开关与显示屏同样设置在车厢内部左前位置,陀螺仪位于车内部。
进一步的,报警开关为手动控制,驾驶员可通过手动开启报警,同时在系统误判报警时也可通过报警开关进行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采用FZN-3001-TH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的柱子上。
进一步的,震动传感器采用CSX-SEN-200型震动传感器,且嵌入道路内部,位于道路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治国,未经郝治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26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