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支撑-假尾支撑的轴对称通气模型气动力测量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78171.6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4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向立光;舒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G01M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贾晓燕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轴对称 通气 模型 气动力 测量 试验装置 | ||
1.一种背支撑-假尾支撑的轴对称通气模型气动力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对称通气模型,其进气道采用下颌式或腹部进气,从进气道之后的内流道均为轴对称构型;所述轴对称通气模型包括模型主体和试验外壳;所述模型主体包括螺纹连接的模型前体和改型尾喷管;
测力天平,其为六分量环式天平,所述测力天平分别与支撑装置和模型主体连接;
支撑装置,其包括:背支撑和假尾支撑;
其中,所述测力天平的端部与模型主体连接;所述背支撑通过转接件与测力天平连接;所述模型前体穿设在测力天平的内部;所述试验外壳为背支试验外壳,其为圆筒状,其前端用螺钉与模型前体连接,后端悬空;所述假尾支撑的前端伸入模型主体的背支试验外壳内,但不与模型主体、测力天平、转接件和背支撑接触,且所述改型尾喷管的末端位于假尾支撑的前端内部;假尾支撑的后段通过转接装置安装在风洞攻角机构上;所述背支试验外壳上开槽,且模型主体与背支试验外壳之间保留2mm的缝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支撑-假尾支撑的轴对称通气模型气动力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天平的前后两端设有法兰、螺纹孔和销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支撑-假尾支撑的轴对称通气模型气动力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型尾喷管与原型尾喷管相比,型面整体向内收缩,在尾喷管出口处略有扩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支撑-假尾支撑的轴对称通气模型气动力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除测力天平前端与模型主体接触外,测力天平的其余部分与模型主体和模型外壳之间分别保留6mm和8mm缝隙;测力天平的前端圆柱段设置有平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支撑-假尾支撑的轴对称通气模型气动力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支撑安装在风洞攻角机构上;所述转接件的端部与测力天平的另一端部采用法兰连接、销钉定位;所述转接件的壁面与背支撑通过卡槽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支撑-假尾支撑的轴对称通气模型气动力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尾支撑包括带泄流孔的环状支杆和整流锥;所述环状支杆和整流锥采用柱面配合、螺钉压紧的方式组合成完整的假尾支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支撑-假尾支撑的轴对称通气模型气动力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尾支撑的后端套设在转接装置内,采用螺钉将假尾支撑的后端压紧在装置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81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残压低容值的ESD器件
- 下一篇:一种板材安装平行度检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