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77390.2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8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峰;丁永跃;杨峻峰;娄玉川;于子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乔治费歇尔亚大塑料管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3 | 分类号: | G01N3/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思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4 | 代理人: | 孙黎生 |
地址: | 2017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旁通 冲击 实验 装置 | ||
1.一种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其包括立柱(1.1)和底板(1.2),所述立柱(1.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2)的第一端连接;
高度调节组件(4),其固定于所述立柱(1.1);
金属筒(3),其安装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用于控制所述金属筒(3)的升高或下降;
落锤(5),其位于所述金属筒(3)的上端,用于随着所述金属筒(3)升高或下降;
承重座(2),安装于所述底板(1.2);和
鞍型旁通工装(6),套于所述承重座(2);
其中,所述鞍型旁通工装(6)用于放置鞍型旁通,所述落锤(5)用于在所述金属筒(3)的内部通行以落于所述鞍型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1)为反向的“L”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包括:
支座(4.1),其固定于所述立柱(1.1);
第一固定板(4.2),其固定于所述支座(4.1),所述第一固定板(4.2)具有第一通孔(4.6),在所述第一通孔(4.6)设有轴承;
螺纹丝杆(4.3),在所述螺纹丝杆(4.3)的上端设有控制轮(4.10);
第一支撑件(4.4),在所述第一支撑件(4.4)靠近所述立柱(1.1)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4.5),所述第一支撑件(4.4)的前端为第一弧形(4.7),在所述第一弧形(4.7)连接有适配的第一弧形金属片(4.8),所述第一弧形(4.7)与所述第一弧形金属片(4.8)之间形成第三通孔(4.9);
第二支撑件(4.11),其固定于所述立柱(1.1)的顶端,所述第二支撑件(4.11)靠近所述立柱(1.1)的位置设有第四通孔(4.12),所述第二支撑件(4.11)的前端为第二弧形(4.13),在所述第二弧形(4.13)连接有适配的第二弧形金属片(4.14),所述第二弧形(4.13)与所述第二弧形金属片(4.14)之间形成第五通孔(4.15);
其中,所述螺纹丝杆(4.3)插于所述第四通孔(4.12)和所述第二通孔(4.5)并与所述第二通孔(4.5)螺纹连接,所述螺纹丝杆(4.3)的下端与所述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螺纹丝杆(4.3)在所述控制轮(4.10)的控制下转动,进而所述螺纹丝杆(4.3)带动所述第一支撑件(4.4)上下移动;所述金属筒(3)插于所述第五通孔(4.15)和所述第三通孔(4.9),并与所述第三通孔(4.9)固定,以使得所述金属筒(3)随着所述第一支撑件(4.4)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落锤(5)为摇式升降或电动式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筒(3)具有矩形条通孔(3.1),所述金属筒(3)的外表面具有刻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重座(2)包括:
矩形板(2.1),在所述矩形板(2.1)设有凸起(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型旁通冲击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鞍型旁通工装(6)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鞍型旁通工装(6)的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开口,在所述鞍型旁通工装(6)的上端具有凸沿(6.1),所述鞍型旁通工装(6)的下部直径大于所述鞍型旁通工装(6)的上部直,以使得所述鞍型旁通工装(6)的上部形成直角凹陷(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乔治费歇尔亚大塑料管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乔治费歇尔亚大塑料管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73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胰岛素笔存放盒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建筑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