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木种植用刨坑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76994.5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6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玉梅 |
| 主分类号: | A01C5/06 | 分类号: | A01C5/06;A01C13/00;A01G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绥正律师事务所 11776 | 代理人: | 吕平 |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木 种植 用刨坑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木种植用刨坑机,包括与动力机连接的机架,机架的前部设有下伸的耕刀,机架的后部设有位于耕刀两侧部且对称设置的堆土装置,机架上设有位于堆土装置后部且对称设置的挤压装置,机架上设有位于挤压装置后部且对称设置的压实装置,树苗放到沟槽内,堆土盘前部对耕刀翻起的土壤进行导流,堆土盘的后部可以将土壤进行聚拢,使沟内的树苗实现定位,挤压盘对堆土盘拢起来的土壤进行挤压,使土壤将沟内的树苗进行固定,压实盘可以给固定好的土壤向下的压力,从而将土壤压实,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人工刨坑、堆土和压实土壤,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木种植用刨坑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类绿化树木的需求也不断增大,这就需要大面积种植树木,现有技术中的树木种植设备一般都是针对单颗树木种植进行设计的,并不适应于大面积树木种植使用,需要大面积种植时,一般流程为:机械设备进行挖坑,人工放置树木,人工填土,然后人工压实土壤,这种种植方式效率非常低,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的树木种植用刨坑机,该树木种植用刨坑机可以实现机械化挖坑、填土和土壤压实,避免人力劳动,适应于大面积的树木种植,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树木种植用刨坑机包括与动力机连接的机架,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机架的前部设有下伸的耕刀,所述机架的后部设有位于耕刀两侧部且对称设置的堆土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位于堆土装置后部且对称设置的挤压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位于挤压装置后部且对称设置的压实装置,所述机架的上设有位于耕刀前部且角度可调的盛放装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机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所述两横梁之间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的两侧部对称设有挡栏,所述耕刀设置在踏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优化:所述堆土装置包括设置在横梁相对外侧面的第一油缸,横梁上设置通孔,第一油缸的伸缩杆滑动连接在通孔中,第一油缸的伸缩杆的外伸端安装有下伸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间隔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安装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相对内端部安装有堆土盘,第一螺杆的相对外端部安装有螺母。
进一步优化:所述堆土盘的前部相对向外倾斜设置,堆土盘的后部相对向内倾斜设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横梁相对外侧面的第二油缸,横梁上设置通孔,第二油缸的伸缩杆滑动连接在通孔中,第二油缸的伸缩杆的外伸端安装有下伸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间隔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安装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相对内端部安装有挤压盘,第二螺杆的相对外端部安装有螺母。
进一步优化:所述挤压盘相对内表面的面积小于挤压盘相对外表面的面积,所述挤压盘相对内表面与耕刀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堆土盘相对内表面与耕刀中心线之间的最短距离。
进一步优化:所述压实装置包括设置在横梁相对外侧面的第三油缸,横梁上设置通孔,第三油缸的伸缩杆滑动连接在通孔中,第三油缸的伸缩杆的外伸端安装有下伸的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上间隔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安装有第三螺杆,第三螺杆的相对内端部安装有压实盘,第三螺杆的相对外端部安装有螺母。
进一步优化:所述压实盘为圆形盘,所述压实盘相对内表面与耕刀中心线B之间的距离等于挤压盘相对内表面与耕刀中心线B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优化:所述盛放装置包括设置机架前端部且上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交接有放置板,机架的前部对称设有斜梁,所述斜梁的下端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斜梁上安装有推拉油缸,推拉油缸伸缩杆的端部与放置板的下表面固接;所述机架的前端部铰接有前伸且平行设置的两个连接梁,两连接梁的端部设有与动力机连接的连接板。
进一步优化: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三油缸和推拉油缸均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玉梅,未经赵玉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69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