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带电作业的螺栓自动拆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75903.6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9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金世奇;栾洪涛;周义民;陈立明;张磊;范子竹;金宇晗;苗雨;宋青龙;张博禹;付天博;杨鸿妍;满大伟;马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大庆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B25B21/00;B25B27/14 |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唐凤丽 |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电作业 螺栓 自动 拆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带电作业的螺栓自动拆装装置,其中,一种可带电作业的螺栓自动拆装装置,包括: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连接螺栓;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机构旋转;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运动时带动所述驱动机构运动。以解决在高空维修U型螺栓时需要停电或带电等电位等操作,使得工作效率低容易损伤导线,且因U型螺栓位置限制导致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带电维修工具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可带电作业的螺栓自动拆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输电线路带电维修时,由于输电线路是架空运行,直线杆塔导线上悬垂线U型螺栓经常有松动和丢失现象,若不及时处理,必然会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甚至造成震动断线事故,因此带电处理悬垂线U型螺栓松动和丢失现象直接影响电网安全运行。传统的悬垂线U型螺栓松动和丢失处理方法一般采用输电线路停电或者带电等电位等方法处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且工作效率较低,严重时可能引起导线氧化腐蚀或损伤导线。如等电位软梯法只能在单回路或双回路下层上进行,间接带电操作没有专业工具,因此,上述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受杆塔形式结构限制线夹U型所处位置限制,操作极不方便。同时,由于在杆塔高空风大,导线排列摆动不稳定而远离导线,不容易紧固线夹U型螺栓,增加了施工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带电作业的螺栓自动拆装装置,以解决在高空维修U型螺栓时需要停电或带电等电位等操作,使得工作效率低容易损伤导线,且因U型螺栓位置限制导致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带电作业的螺栓自动拆装装置,包括:
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和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的一端连接螺栓;
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机构旋转;
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运动时带动所述驱动机构运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
所述电机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固定机构旋转;
所述电机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为开口,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套筒内部形状与所述螺栓的螺母外部形状相匹配,所述螺母放置在所述套筒内;
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套筒运动,所述套筒运动时带动所述螺母运动。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框架和转向机构;
所述框架为U型,所述电机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转向机构的一端从所述U型的一侧插入所述框架的内部,再从所述U型的另一侧穿出;
所述转向机构处于所述框架内部的部分与所述电机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框架的底部连接绝缘杆。
优选地,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杆和转向盘;
所述转向杆的一端从所述框架一侧插入所述框架内部,再从另一侧穿出;
所述转向杆处于所述框架内部的部分连接所述电机的另一端;
所述转向杆处于所述框架外部的任意一端与所述转向盘连接,所述转向盘转动时带动所述转向杆转动,所述转向杆转动时带动所述电机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大庆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大庆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5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电路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体温测量的物联网闹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