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加压融合器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75855.0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2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菅凤增;陈赞;吴浩;段婉茹;王凯;关健;王兴文;王作伟;刘振磊;闫寒冰;张晓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菅凤增 |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加压 融合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加压融合器及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分体式加压融合器包括用于分开植入人体的前主体部和后盖部,前主体部上设有竖向的中空植骨窗,中空植骨窗具有方向朝后的开口,后盖部用于盖设在开口上;前主体部和后盖部的后部均设有器械持取结构;分体式加压融合器还包括用于将前主体部和后盖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体内植骨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植骨过程中骨掉落,并且由于持取加压钳同时具有压实装置,能够对植骨进行加压压实,使所植骨与椎体更贴合,有利于椎体融合,最后持取加压钳无需使用上下盖板,不会增加融合器厚度,适合微创手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分体式加压融合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常见外科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病变的椎间盘对脊髓或神经的压迫,伴有疼痛或下肢麻木甚至瘫痪,椎体减压融合是目前椎间手术的主要方法之一。椎体减压融合的目的是恢复椎间高度,同时加强脊柱前柱的支撑作用,增加节段稳定性,一般采用融合器辅助椎体植骨融合。
本申请针对的是腰椎融合器。腰椎融合器设计一般体积较大,一方面为了更多的植骨、利于上下椎体融合,另一方面更大的体积也可承受人体上半部分较大的压力。在增大腰椎融合器植骨空间的时候,难免会因为空腔较大,造成融合器在植入椎体过程中,中间所植骨受敲击力产生的震动等掉出。
为防止融合器在植入椎体过程中植骨掉出,在融合器空腔内设置加强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骨掉出的危险,同时也可以增加融合器整体强度。然而,设置加强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骨掉落的概率,但不能从根本上避免骨掉落,尤其是无法避免在植入过程中,骨与上、下椎体摩擦掉落。
可撑开型融合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植入椎体前,融合器高度小于椎体高度,能够轻松放入椎体,然后通过撑开加压,使融合器紧贴椎体上、下面。这种融合器唯一的不足是,只能通过融合器撑开对椎体进行加压,不能使融合器中的植骨对椎体进行加压,骨与椎体间会存在缝隙,反而不利于骨与椎体融合。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在融合器植入过程中,增加器械——上、下盖板,用盖板遮挡融合器植骨窗,然后连同上、下盖板一起将融合器植入,再取出盖板。这种植入方式可最大限度的防止融合器植入过程中的骨掉落,缺点是上、下盖板增加了融合器厚度,植入时必须将椎体通过外力撑开,因此,此种方式不适合微创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植骨掉落,利于椎体融合,适合微创手术的分体式加压融合器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分体式加压融合器,包括用于分开植入人体的前主体部和后盖部,其中:
所述前主体部上设有竖向的中空植骨窗,所述中空植骨窗具有方向朝后的开口,所述后盖部用于盖设在所述开口上;
所述前主体部和后盖部的后部均设有器械持取结构;
所述分体式加压融合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前主体部和后盖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结构。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融合系统,包括融合器和持取加压钳,所述融合器为上述的分体式加压融合器,所述持取加压钳包括在中部铰接连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其中:
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前端设有用于持取前主体部后部的持取接口;
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侧面设有压实杆,所述压实杆的前端设有压实块,所述压实块的尺寸与所述中空植骨窗的尺寸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均包括位于前部的钳头、位于后部的手把、以及位于所述钳头和手把之间的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菅凤增,未经菅凤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5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风机磁性吸尘器
 - 下一篇:聚氨酯保温管发泡平台用蒸汽加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