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冷机和热泵两用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74907.2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9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夏克盛;张红岩;金熙;张佳琳;董克涛;孔庆阳;马思图;张攀;钱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15/06 | 分类号: | F25B15/06;F25B30/04;F25B41/04 |
| 代理公司: | 大连瑞博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59 | 代理人: | 佟昆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机 两用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机和热泵两用机组。该机组包括蒸发器、吸收器、冷凝器、温水再生器、蒸汽再生器、热交换器、热回收器、冷媒循环泵、稀溶液泵、浓溶液泵、连接配管、阀门、抽气系统及控制系统,冷凝器和温水再生器设置在同一筒体内,蒸汽再生器单独设置,吸收器、温水再生器、蒸汽再生器以及相应的连接配管串联形成溶液循环回路,冷凝器通过冷媒水管路连接到蒸发器,冷媒水管路上设置有节流减压装置。本实用新型温水再生器和蒸汽再生器分开布置,相互无干扰,制冷和采暖均可通过温水/蒸汽的单热源或温水和蒸汽同时输入的双热源作为驱动热源,使机组应用更加灵活,节流减压装置可解决不同工况下压差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机和热泵两用机组。
背景技术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以热能作为动力,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制取高于0℃的冷量,作为空调或生产工艺过程的冷源,由于本身耗电少、无毒、无污染、无爆炸危险、安全可靠、机组维护管理方便等优势,在空调、工艺制冷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工厂余废热回收利用领域尤为明显。而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作为国家工业余废热清洁供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利用低品位的余废热,将低温热水转化成可有效利用的高品位高温热水或蒸汽来实现冬季采暖。目前的主要做法是制冷机组用于制冷,热泵机组用于采暖,如何能够做到在同一机组上实现制冷和采暖一机两用,即能节省成本,又能提高效率,就成为了研究的发展方向。
中国专利,CN110307664A,蒸汽型热泵与热水型制冷的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公开了一种一机两用的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在一台机组上能够实现冬季供热、夏季制冷的需求,但是其蒸汽发生器、热水发生器和冷凝器设置在同一腔体内,只能采用单热源作为驱动热源的方式来实现制冷或采暖,使机组不能够灵活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一机两用的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只能实现单热源作为驱动热源,机组不能灵活应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冷机和热泵两用机组,可以实现制冷机和热泵一体机,并且能够实现单热源驱动或双热源驱动的方式制冷或采暖。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冷机和热泵两用机组,包括蒸发器、吸收器、冷凝器、温水再生器、蒸汽再生器、热交换器、热回收器、冷媒循环泵、稀溶液泵、浓溶液泵、水系统冷却水/热水出入口、水系统冷水/热源水出入口、连接配管、阀门、抽气系统及控制系统,该机组存在制冷和采暖两种工作模式,低温热水经温水管路接入至温水再生器,蒸汽经蒸汽管路接入至蒸汽再生器,所述冷凝器和温水再生器设置在同一筒体内,所述蒸汽再生器单独设置,所述吸收器、热交换器、热回收器、温水再生器、蒸汽再生器以及相应的连接配管串联形成溶液循环回路,所述冷凝器通过冷媒水管路连接到蒸发器,所述冷媒水管路上设置有节流减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溶液循环回路具体是吸收器内的溴化锂稀溶液通过稀溶液泵进入热交换器,再经过热回收器进入到温水再生器,然后再进入到蒸汽再生器,蒸汽再生器内的溴化锂浓溶液通过浓溶液泵进入热交换器,最后回到吸收器上部的滴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水管路上设置有两套节流减压装置,所述冷媒水管路分为制冷回路和热泵回路,所述两套节流减压装置分别设置在制冷回路和热泵回路上,所述制冷回路上的节流减压装置包括截止阀和节流孔板,所述热泵回路上的节流减压装置包括截止阀、多级水封和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温水管路上设置有温水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管路上分别设置有蒸汽进阀门和蒸汽凝水出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可以实现制冷机和热泵一体机,两个发生器独立布置,相互无干扰,无论是夏季制冷还是冬季采暖,都可以实现利用温水/蒸汽的单热源或温水和蒸汽同时输入的双热源作为驱动热源,使机组应用更加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未经松下制冷(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4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发动机用减震垫及防爆发动机组
- 下一篇:一种铜棒加工后存放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