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的气路恒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72942.0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9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彼奥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积 孔径 分析 恒温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的气路恒温系统,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壳体的后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开口。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直流无刷风扇缓慢的将转动,将第三壳体内的热空气匀速排入到第一壳体内,此时温度传感器对第一壳体内的温度进行测量并反馈至第一加热板控制其加热的温度高低,进而对第一壳体内的温度进行控制,该方案在内部部件不发热的前提下,不仅可以规避室温变化对工作气路温度的影响,还能解决外置气源气体温度变化不可控制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吸附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的气路恒温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物理吸附类仪器,尤其是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需要依据理想气态方程计算气体的吸附和脱附性能数据,因此就要保证全部与气体相关的系统保持温度恒定,目前此类仪器仅考虑自身部件的发热影响,大都忽略了使用环境及测试气源温度变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缺陷,造成重现性测试过程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的气路恒温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的气路恒温系统,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壳体的后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前端及其右端均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一箱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流无刷风扇,所述第一箱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中间部位镶嵌有第一导热网,所述第一导热网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右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右壁连接至第三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壳体,所述第四壳体的上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四壳体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直流无刷风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四壳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管,多个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出风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开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壳体,所述第二连接壳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壳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连接壳体的前端及其后端下侧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壳体的前端及其后端均为开放式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壳体的后端下侧与所述第四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开设有第一风孔,所述第一风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网罩,所述第三壳体的前端左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左侧与所述第三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左侧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端左侧及其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彼奥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彼奥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2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时防控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畜牧业防疫饲养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