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电源模块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71423.2 | 申请日: | 202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6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麦思浦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36;H02M1/3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饶盛添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电源模块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电源模块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模块、开关控制电路和电源处理输出模块,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入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处理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源处理输出模块的输出端外接负载供电。上述半导体电源模块电路具有线路供电稳定,晶闸管VT1的开关速度提高,降低了晶闸管VT1开关功率损耗,可实现快速稳定关断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半导体电源模块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源在供电开断时,在开关时,会由于寄生米勒电容开通而产生米勒平台,米勒效应在单电源门极驱动过程中非常显著,晶闸管关断期间会产生一个很高的瞬态DV/DT,这样会引发门极电眼瞬间升高而导通,因此存在潜在的危险,并且开关速率低,开关功率损耗大,工作效率低,且输出电源的稳定性不高,因此,在开关时,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源,在导通后,对输出电源进行处理,以提供稳定的电源为负载供电,基于此,提出一种半导体电源模块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半导体电源模块电路。
一种半导体电源模块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模块、开关控制电路和电源处理输出模块,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入端与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处理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源处理输出模块的输出端外接负载供电。
优选地,所述电源输入模块包括排针ACN、排针ACL、电阻R1-电阻R4、电容C1,排针ACN的脚1与脚2相连后连接到电阻R2的输入端,并连接到电阻R4的输入端和电阻R3的输入端,电阻R2的输出端连接到电阻R1的输入端,电阻R1的输出端与电阻R3的输出端相连后接回到排针ACL的脚1;所述电阻 R4的输出端连接到二极管D1的输入端,二极管D1的输出端接到输出端子a,并连接到电容C1的输入端,电容C1的输出端连接到二极管D2的输入端,并接地,二极管D2的输出端接回到ACL的脚1。
优选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寄生米勒电容CCG、内部驱动栅极电阻 RDRIVER、门极导通电阻RGON、三极端Q1、三极管Q2、关断电阻RGOFF 和晶闸管VT1,晶闸管VT1的门极连接到输出端子a上,晶闸管VT1的发射极接地,晶闸管VT1的集电极连接到内部驱动栅极电阻RDRIVER的输入端,内部驱动栅极电阻RDRIVER的输出端连接到门极导通电阻RGON的输入端,并连接到二极管D3的输出端,门极导通电阻RGON的输出端连接到寄生米勒电容CCG的输入端,并连接到关断电阻RGOFF的输入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关断电阻RGOFF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并连接到寄生米勒电容CCG的输出端,寄生米勒电容CCG的输出端连接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到输出端子b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麦思浦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麦思浦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1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拆解机箱
- 下一篇:硅片单面刻蚀带液滚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