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8903.3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5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桐海;王亮;王志娟;张晓飞;孙红波;陶庆星;李月庚;王立风;张晓强;赵路平;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通持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张莉静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沉池配 水渠 浮渣 清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其是在二沉池配水渠道的末端设有用于清除水面上浮渣的吸渣管,所述吸渣管的下端口与所述配水渠道下部的二沉池相通,或是与二沉池外侧的浮渣井相连通;在吸渣管的上端口设有用于将水面的浮渣导入吸渣管的导流板,在导流板的背水侧设有拦渣板。本实用新型能及时清除二沉池配水渠道上的浮渣,避免浮渣的积累板结、冻结,减少对沉淀池的布水产生影响、滋生蝇虫、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减少对环境污染,同时,由于本装置具有对浮渣的无动力清除和对淤泥的排除作用,还相应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并可保证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固液分离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原则上,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竖流式沉淀池都可以作为污水处理厂中的二沉池(即二次沉淀池)使用,而其中的辐流式沉淀池又分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与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两种结构。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二沉池具有耐冲击能力强、表面负荷高、固体停留时间长、沉淀区容积利用率高等优点。因此,目前在污水处理厂中普遍都采用的是辐流式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二沉池。其形式有周边单堰出水的结构,即在二沉池的内侧周边设有单相或双向的配水渠道,在二沉池的外侧边设置有与配水渠道相接的进水井和出水渠。曝气池的液位一般高出二沉池配水渠道的液面。正常情况下,曝气池的出水靠此落差进入二沉池内,在二沉池的配水渠道内,通过分布在配水渠道底面上的布水管流入二沉池中。在此运行过程中,在配水渠道的末端,由于来水速度减慢,且上表面液体比底层流速慢,同时配水渠道流体上层与下层比重也不同,浮渣比重轻,因此在配水渠道末端会堆积浮渣污泥。随着不断进水,浮渣在配水渠道末端向来水方向逐步累积,在水面形成厚厚的一个浮渣污泥层。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污泥浮渣会发生板结和生蛆,同时产生有毒有害的恶臭气味,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空气环境,并危害着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在冬季,浮渣极易结冻,成为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
目前污水处理厂对二沉池配水渠道上的浮渣的清除方式,一是采用人工清除或用水枪喷冲,其工作效率低,清除效果差;二是在配水渠道的末端加装闸板阀,进行污泥浮渣的排放,但由于配水的流速太慢,板结的浮渣不能自动流出,因此还需要人工将其推入浮渣井中。
虽然,之前本申请的申请人有公开一种浮渣清除装置,其是在配水渠道上设置若干吸渣管,用于对过水表面上的浮渣进行吸附,但在实际应用中,这种装置对浮渣的清除效果仍不理想,因此,需研究一种更加有效的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以解决二沉池配水渠道上的浮渣清除困难、现有装置清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二沉池配水渠道浮渣清除装置,在二沉池配水渠道的末端设有用于清除水面上浮渣的吸渣管,所述吸渣管的下端口与所述配水渠道下部的二沉池相通,或是与二沉池外侧的浮渣井相连通;在吸渣管的上端口设有用于将水面的浮渣导入吸渣管的导流板,在导流板的背水侧设有拦渣板,所述拦渣板的上边缘高于水面,拦渣板的下边缘与导流板的外端沿等高或低于导流板的外端沿。
所述导流板为环绕吸渣管上端口设置的呈流线型的曲面板,导流板的内端沿与吸渣管上端口的外沿相连,导流板的外端沿低于吸渣管的上端口。
所述吸渣管的上端口为喇叭形,所述导流板与吸渣管上端口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导流板的宽度与安装浮渣清除装置处的配水渠道的宽度一致。
所述导流板的外端沿与吸渣管的距离为5-50 cm,安装时,导流板距离水面2-50cm。
拦渣板为长方形,且与水面垂直,拦渣板的宽度与导流板相同。
拦渣板与导流板背水侧的外端沿之间留有间隙,或者拦渣板与导流板背水侧的外端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通持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通持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8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