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67226.3 | 申请日: | 202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9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曹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来诺精密热流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3;B29C45/76;B29C45/8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热流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包括热流道,所述热流道下表面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加热圈,所述热流道下表面两侧连接有喷咀,所述喷咀外侧壁上方连接有电源线,所述喷咀内部设有加热机构,所述电源线外侧壁设有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孔洞和伸缩套的设置,使电热丝加热产生的热量散失较少,降低用户的生产成本,通过指示灯、电流感应器和固定夹的设置,使电流感应器可通过连接线对喷咀和加热圈两侧的电源线内部流通的电流进行检测,在检测到电流数据发生异常时,传递信号给给模具的控制器,使控制器传递信号给警示灯和指示灯,发出警报告知工作人员加热元件在发生故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
背景技术
热流道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将融化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的加热组件系统。热流道模具是将传统式模具或三板式模具的浇道与流道经过加热,于每一成形时即不需要取出流道和浇道的一种崭新构造。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1、加热器在对热流道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喷咀外侧缠绕的电热丝外侧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使加热产生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使电热丝加热的效率降低,且加热圈的大小固定,难以适用于不同的热流道模具,使生产加工成本提高。
2、加热器在对热流道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加热元件在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难以及时的发现,使热流道模具生产出的产品出现较大的差异,不符合标准,造成生产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加热产生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加热圈的大小固定,难以适用于不同的热流道模具和加热元件在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难以及时的发现导致电热丝加热的效率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提高和生产出的产品出现较大的差异,不符合标准,造成生产材料的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热流道加热器,包括热流道,所述热流道下表面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加热圈,所述热流道下表面两侧连接有喷咀,所述喷咀外侧壁上方连接有电源线,所述喷咀内部设有加热机构,所述电源线外侧壁设有检测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第一电热丝、凹槽、孔洞、伸缩套和第二电热丝,所述喷咀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喷咀外侧壁下方开设有孔洞,所述喷咀内部设有第一电热丝,所述加热圈外侧壁一侧连接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内侧壁连接有第二电热丝。
进一步地,第一电热丝的直径大小小于所述凹槽的宽度大小。
进一步地,凹槽内部上表面连接有螺纹套。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箱,所述电源线外侧壁连接有固定箱。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连接线,所述固定箱上表面连接有连接线。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电流感应器,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有电流感应器。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指示灯,所述电流感应器上表面连接有指示灯。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还包括固定夹,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固定箱内部连接有固定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孔洞和伸缩套的设置,使加热器在对热流道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暴露在外界的电热丝被包围在喷咀的凹槽内部,使电热丝加热产生的热量散失较少,孔洞便于凹槽内部的散热,防止发生过热膨胀的情况,加热圈在伸缩套内部第二电热丝的作用下可进行伸缩调节,使加热圈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降低用户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来诺精密热流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来诺精密热流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7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