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永磁电机接线盒防凝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6717.6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4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严鑫凯;林科;启德新;谢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仕绿能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H02G3/08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王长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永磁 电机 接线 盒防凝露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永磁电机接线盒防凝露结构,包括电机本体和接线盒本体,接线盒本体固定连接在电机本体上,接线盒本体包括接线盒盖、接线盒和接线柱,接线柱包括接线柱底座和位于接线柱底座内部的铜排,接线盒底部设有穿线孔,接线柱的一端位于接线盒内部,另一端从穿线孔伸出并伸入到电机本体的内部腔体,接线柱底座内的铜排与电机本体内部的定子引出线电连接,接线柱四周与接线盒底部之间灌封有环氧树脂从而将电机本体的内部腔体与接线盒的内部腔体隔离。本实用新型使用环氧灌封方式隔离电机本体的内部腔体与接线盒的内部腔体,使得接线盒内部的线束导电部分处于密闭空间,从根本上防止凝露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永磁电机接线盒防凝露结构。
背景技术
直驱车载驱动永磁电机在高低温环境下会在其接线盒内部产生凝露现象,导致电机报绝缘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永磁电机接线盒防凝露结构,本汽车永磁电机接线盒防凝露结构使用环氧灌封方式隔离电机腔体与接线盒,使得接线盒内部的线束导电部分处于密闭空间,从根本上防止凝露产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永磁电机接线盒防凝露结构,包括电机本体和接线盒本体,所述接线盒本体固定连接在电机本体上,所述接线盒本体包括接线盒盖、接线盒和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包括接线柱底座和位于接线柱底座内部的铜排,所述接线盒底部设有穿线孔,所述接线柱的一端位于接线盒内部,另一端从穿线孔伸出并伸入到电机本体的内部腔体,伸入到电机本体内部腔体的接线柱底座内的铜排与电机本体内部的定子引出线电连接,所述接线柱四周与接线盒底部之间灌封有环氧树脂从而将电机本体的内部腔体与接线盒的内部腔体隔离,所述接线盒的顶部与接线盒盖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接线盒一侧面安装有格兰头,所述格兰头用于密封穿过的外部电源线,外部电源线从格兰头中穿入到接线盒内部且与接线盒内部的接线柱底座内部的铜排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部电源线从格兰头中穿入到接线盒内部且外部电源线上的铜鼻子与接线盒内部的接线柱底座内部的铜排通过螺钉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子引出线上连接有铜鼻子,所述定子引出线的铜鼻子与伸入到电机本体内部腔体的接线柱底座内的铜排通过螺钉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接线柱为L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接线盒的顶部与接线盒盖通过螺钉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施例在电机本体腔体与接线盒腔体之间采用环氧灌封方式隔离,保证电机接线盒本体的内部为一个封闭环境,电机本体内部在高低温环境下产生的水汽无法进入接线盒本体内部,从而达到防凝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仕绿能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未经菲仕绿能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6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转子高速破坏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气动离合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