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心向下的防倒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6664.8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3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巨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城裕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02 | 分类号: | A47G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吴海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莲花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心 向下 防倒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心向下的防倒碗,包括碗体,所述碗体的底部设有连接盖和底座,所述连接盖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槽壁上固定有环形的配重块,且连接盖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凸起,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且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豁口。本实用新型中,碗体的底部设有连接盖,而连接盖底部开设的圆形槽的槽壁上固定有配重块,将碗体的重心向下拉,而连接盖的底部设有底座,增加了碗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在重心下拉和增大接触面积的两种方式下,有效的防止碗体出现歪斜,减少食物的浪费,于此同时,碗体、连接盖和底座为分体式设计,方便于清洗或者携带,更加有利于日常的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心向下的防倒碗。
背景技术
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证,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极少方形,不断变化的只是质料,工艺水平和装饰手段。
碗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碰倒,造成食物的浪费,而碗被碰倒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碗的重心较高,另一种是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碗很容易倒向一边,所以研究出一种防倒碗是很有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碗在误碰之后,很容易倒向一边造成食物的浪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重心向下的防倒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心向下的防倒碗,包括碗体,所述碗体的底部设有连接盖和底座,所述连接盖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槽壁上固定有环形的配重块,且连接盖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凸起,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且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豁口,所述环形槽的顶部槽壁上固定有限位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件由固定块、弹簧和限位销三部分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销的顶部延伸至固定块的内腔并与固定块的顶部内表壁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销的底部呈半圆状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凸起的顶部均开设有与限位销相卡合的限位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隔热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碗体的底部设有连接盖,而连接盖底部开设的圆形槽的槽壁上固定有配重块,将碗体的重心向下拉,而连接盖的底部设有底座,增加了碗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在重心下拉和增大接触面积的两种方式下,有效的防止碗体出现歪斜,减少食物的浪费,于此同时,碗体、连接盖和底座为分体式设计,方便于清洗或者携带,更加有利于日常的事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豁口,而连接盖上设有两个凸起,通过豁口和凸起的卡合,将凸起放置在环形槽中,通过弹簧的设置,可给予限位销一个弹力,使得限位销与限位槽进行卡合,可将碗体和连接盖固定在底座的顶部,相比传统的螺纹的连接方式,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倒碗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A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城裕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城裕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6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沟电缆槽定型模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烫防滑功能的不锈钢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