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中蛋白质测定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6058.6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0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李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玉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A61L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蛋白质 测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食品中蛋白质测定仪,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内部安装有测定仓,所述设备本体一侧安装有出液口,所述设备本体底端安装有底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固定套筒、滑杆、滑套、直齿条、齿轮、传动轴和手轮,从而便于对固定套筒的高度进行调节,在工作时,工作人员把指定的容器放到固定套筒内部,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手轮转动传动轴,之后传动轴带动齿轮转动,然后齿轮带动一端的直齿条向上移动,从而使滑套在直齿条的移动下在滑杆内向上移动,从而完成对固定套筒的高度调节,此方式便于根据容器的大小来调节固定套的高度,从而减少液体在空气中的流动时间,提高后期对食品中蛋白质测定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蛋白质测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食品中蛋白质测定仪。
背景技术
凯氏定氮仪是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因其蛋白质含量测量计算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故被称为凯氏定氮仪,又名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粗蛋白测定仪。这种方法是由凯耶达尔在1883年发明的。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蛋白质测定仪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把测定的溶液通过容器进行转换,但对于不同的食品测定,使用的容器大小也不同,从而导致液体从出液口流入容器中的时间不定,空气中含有的杂质过后,如果液体在空气中流程越大,液体内部含有的杂质就会越多,从而会影响最后测定的准确率。
我们为此,提出了食品中蛋白质测定仪解决上述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食品中蛋白质测定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食品中蛋白质测定仪,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内部安装有测定仓,所述设备本体一侧安装有出液口,所述设备本体底端安装有底座,且底座顶部安装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内部固定有容器,所述容器位于出液口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筒底端竖直安装有滑套,且滑套内部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与底座固定,所述滑套侧面固定有直齿条,且直齿条一侧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一端通过传动轴贯穿底座表面与手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设备本体侧壁表面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且紫外线杀菌灯安装有多个,并且多个紫外线杀菌灯等距离安装在设备本体侧面。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一端通过轴承与设备本体内壁表面固定。
优选的,所述设备本体底端设置有防滑垫脚,且防滑垫脚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防滑垫脚等距离安装在设备本体底端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设备本体表面安装有控制器,且控制器包括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设备本体一侧设置有电源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套筒、滑杆、滑套、直齿条、齿轮、传动轴和手轮,从而便于对固定套筒的高度进行调节,在工作时,工作人员把指定的容器放到固定套筒内部,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手轮转动传动轴,之后传动轴带动齿轮转动,然后齿轮带动一端的直齿条向上移动,从而使滑套在直齿条的移动下在滑杆内向上移动,从而完成对固定套筒的高度调节,此方式便于根据容器的大小来调节固定套的高度,从而减少液体在空气中的流动时间,提高后期对食品中蛋白质测定的准确率。
2、本实用新型,在设备本体的外侧表面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通过设置紫外线杀菌灯,便于在检测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紫外线杀菌灯,之后紫外线杀菌灯对设备内壁残留的液体进行消毒出去,从而保证设备本体清洁性,避免影响下次的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玉,未经梁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6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