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妇产科用吸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5627.5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8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通;严光玉;郑应松;张思寻;陈静;郑月波;何琳;罗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 |
代理公司: | 四川知石律师事务所 51240 | 代理人: | 王美健 |
地址: | 6102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妇产科 吸氧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吸氧设备,包括防护外壳、支撑内壳、加热管、雾化喷头、开关面板、输氧铜管、电池、储液腔、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支撑内壳设置在防护外壳内部,所述雾化喷头设置在支撑内壳的一侧位置,加热管设置在支撑内壳的另一侧位置,所述雾化喷头所在区域和加热管所在区域通过隔热板进行隔断,所述输氧铜管设置在加热管所在的区域内,所述开关面板设置在防护外壳的侧壁上,所述电池和储液腔设置在支撑内壳和防护外壳之间。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防护外壳和支撑内壳之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妇产科用吸氧设备。
背景技术
在孕妇分娩前,常常会需要吸氧来保证分娩的安全高效进行,孕妇在临产的时候会出现胎盘功能有减退的趋势,易发生胎儿宫内缺氧,因此为保证孕妇及胎儿的安全,就需要吸氧进行预防胎儿宫内缺氧。
孕妇在分娩前期,身体和心灵都相对较为敏感,氧气一般较为凉,吸氧的时候凉氧气会对孕妇的肺部有一定的刺激,导致孕妇肺部收缩,可能造成咳嗽等后果,而且氧气的储存时,干湿度无法进行调节,孕妇在吸氧的时候,氧气太干,会引起鼻腔不适,会引起孕妇的不适,给分娩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妇产科用吸氧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孕妇直接呼入氧气,会由于氧气过冷或者过干引起孕妇不适的问题。
本方案是这样进行实现的:
一种妇产科用吸氧设备:包括防护外壳、支撑内壳、加热管、雾化喷头、开关面板、输氧铜管、电池、储液腔、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支撑内壳设置在防护外壳内部,所述雾化喷头设置在支撑内壳的一侧位置,加热管设置在支撑内壳的另一侧位置,所述雾化喷头所在区域和加热管所在区域通过隔热板进行隔断,所述输氧铜管设置在加热管所在的区域内,所述开关面板设置在防护外壳的侧壁上,所述电池和储液腔设置在支撑内壳和防护外壳之间。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防护外壳和支撑内壳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壳的一端部设置有进水阀,在进水阀的相对侧设置开关面板;为所述防护外壳上与储液腔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观测窗,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条。
作为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壳和支撑内壳被隔热板分别划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储液腔设置在防护外壳上腔体和支撑内壳上腔体之间的区域中,所述隔热板与储液腔接触面上做防水处理。
作为优选的,所述输氧铜管设置在支撑内壳的下腔体中,输氧铜管在支撑内壳的下腔体内盘旋回绕设置,输氧铜管的一端贯穿隔热板,与支撑内壳的上腔体贯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端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开关面板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加热管设置在输氧铜管之间,加热管的底部与支撑内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加热管的顶部与输氧铜管连接;所述雾化喷头设置支撑内壳的上腔体中,雾化喷头与开关面板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内壳的下腔体与防护外壳的下腔体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支撑内壳下腔体与防护外壳下腔体之间的位置,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输入管托,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输出管托。
作为优选的,所述开关面板上包括加热开关按钮、雾化开关按钮和显示屏,所述加热管与加热开关按钮电连接,雾化开关按钮与雾化喷头电连接,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电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氧气通过输氧铜管进入到雾化喷头所在空腔中,当需要对氧气进行加热的时候,开启加热器,通过输氧铜管对氧气的温度进行适量加热,提高氧气整体的温度,减少对孕妇鼻腔的刺激,也可以通过雾化喷雾对氧气的干湿度进行调节,使孕妇在输氧的时候更加的舒适,有利于调节孕妇的身心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5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有效的微晶导入仪
- 下一篇:一种半挂车底板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