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64937.5 | 申请日: | 202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4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刘玉坤;朱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张佳文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静安区江场路1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处理 重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包括缓冲混匀腔,所述缓冲混匀腔连接主进水管和备用进水管;至少两个配水子腔,所述配水子腔上开设溢流孔,所述配水子腔经溢流孔与缓冲混匀腔连通,所述配水子腔底面高于缓冲混匀腔的底面;水量调节系统,适于将各个配水子腔内的水流调节排出。本装置减少了投资、能耗,提升配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
背景技术
当污水处理设施整体工艺系统或部分工艺单元分为一个或多个并联系列时,会面临进水分配的问题。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情况是多股动力配水,动力配水增加了更多的投资、能耗。
而重力配水装置的局限于大水量配水,适用于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多,且多为均匀配水,难以精确、灵活调节各系列的进水量。
并且,重力配水装置功能性往往较为单一,污水缓冲、混匀、不同工况问题应对等功能不够细致、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以解决以往重力配水仅局限于大规模配水,且配水不精准、不灵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包括
缓冲混匀腔,所述缓冲混匀腔连接主进水管和备用进水管;
至少两个配水子腔,所述配水子腔上开设溢流孔,所述配水子腔经溢流孔与缓冲混匀腔连通,所述配水子腔底面高于缓冲混匀腔的底面;
水量调节系统,适于将各个配水子腔内的水流调节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混匀腔上均开设检修口。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混匀腔上均连接排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混匀腔底部连接排泥管。
进一步的,所述配水子腔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配水子腔和第二配水子腔;
所述水量调节系统包括三根出水管,分别为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以及第三出水管;
所述第一出水管与第一配水子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与第二配水子腔连通,所述第三出水管进水口分别与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连通;
所述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以及第三出水管上均设置控制阀;
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上均设置流量计。
进一步的,所述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包括槽体,所述槽体上密封设置盖板,所述槽体的槽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板和溢流堰;
所述溢流堰与槽腔出水侧之间形成配水总腔,所述配水总腔内经隔板分隔为多个配水子腔,所述溢流堰上分别开设多个溢流孔;
所述溢流堰与槽腔进水侧之间形成缓冲混匀腔,各个导流板在缓冲混匀腔内做上下交替设置。
第二方面,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方法,来水进入缓冲混匀腔进行混匀,然后溢流进入各个配水子腔内,经水量调节系统的各个出水管调节出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处理重力配水装置及其配水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与动力配水相比,本装置减少了投资、能耗,提升配水效果。
2、本装置填补了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重力配水系统的空白。
3、本装置在实现重力配水的同时,可精确、灵活调节各系列的进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4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