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用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4025.8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6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辉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32;G08B13/189;G08B13/196;F16M11/04;F16M11/08;F16M11/18;F16M11/28;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宇 智能 安防用 监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用监控装置,包括箱体外壳、支撑座、摄像装置和动力结构,所述动力结构包括动力支撑架、发动机构、转轴、固定杆和摄像支撑架,所述摄像结构包括摄像外壳、伸缩杆支撑架、电动伸缩杆、毛刷、摄像头支撑架、摄像头和开口,本装置通过采用人脸识别装置和热源感应传感器控制摄像结构进行转动,能够扩大摄像装置跟踪的范围,同时装置上设置有可以使摄像结构转动的动力结构,能够避免在某一角度上摄像装置上存在污渍从而造成的监控效果不佳,在摄像头上方设置有毛刷,能够对污渍进行扫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装置,具体是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用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住户型楼宇来说,安防无疑是占据首要位置,但是对于现存的监控装置大多使用直接监控而不存在任何实时响应的装置,部分监控装置使用人脸识别装置,但是歹人是不会露脸的,所以人脸识别监控是一种尚未成熟的监控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用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用监控装置,包括箱体外壳、支撑座、摄像装置和动力结构,所述箱体外壳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箱体外壳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动力结构,所述动力结构端部设置有摄像装置,所述动力结构包括动力支撑架、发动机构、转轴、固定杆和摄像支撑架,所述动力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顶部,所述动力支撑架底部固定有发动机构,所述发动机构驱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下方设置有固定杆且所述转轴驱动连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支撑座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杆端部设置有摄像支撑架,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摄像结构、人脸识别装置和热源感应传感器,所述摄像结构设置在所述摄像支撑架底部中间位置,所述摄像支撑架上方侧边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侧边设置有热源感应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动机构包括电机保护壳、电机和联轴器,所述电机保护壳设置在所述动力支撑架下方,所述电机保护壳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驱动连接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侧边上方设置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侧边设置有信号处理箱,所述信号处理箱侧边设置有通信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侧边设置有电气控制箱,所述电气控制箱上方设置有报警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摄像结构包括摄像外壳、伸缩杆支撑架、电动伸缩杆、毛刷、摄像头支撑架、摄像头和开口,所述摄像外壳设置在所述摄像支撑架底部中间位置,所述伸缩杆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摄像外壳内部顶端,所述伸缩杆支撑架下方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端部设置有摄像头支撑架,所述摄像头固定安装在所述摄像头支撑架上,所述摄像外壳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摄像头穿过所述开口,所述摄像外壳内部下方设置有毛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采用人脸识别装置和热源感应传感器控制摄像结构进行转动,能够扩大摄像装置跟踪的范围,同时装置上设置有可以使摄像结构转动的动力结构,能够避免在某一角度上摄像装置上存在污渍从而造成的监控效果不佳,在摄像头上方设置有毛刷,能够对污渍进行扫刷。
附图说明
图1为楼宇智能安防用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楼宇智能安防用监控装置中摄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楼宇智能安防用监控装置中箱体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辉,未经陈文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4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电磁吸棒
- 下一篇:一种密封降噪的头戴耳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