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扩展型通讯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3403.0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4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任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泰电气智能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odbus 通讯 协议 扩展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扩展型通讯模块,包括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工控设备接线端子,CPU处理器,拨码开关,信号输入接线端子和光耦隔离芯片;所述电源模块和工控设备接线端子分别与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信号输入接线端子通过光耦隔离芯片与CPU处理器连接;所述拨码开关和通信模块分别与CPU处理器连接。它的优点是实现远程IO信号采集和远程IO信号控制;采用协议通信,传输距离远,不用布线,成本低,可靠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自动化PLC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扩展型通讯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控制设备通过电缆线与IO信号采集器连接,IO信号采集器采集信号后通过电缆传输至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发出控制信号后经过电缆线传输至IO信号采集器,并控制IO信号采集采集信号。由于控制设备与IO信号采集器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需要很长的电缆线,电缆线需要安装,施工比较繁琐,成本高;同时控制设备与IO信号采集器之间需要多跟电缆线,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扩展型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扩展型通讯模块,包括电源模块,通信模块,Modbus-485通讯模块端子,CPU处理器,拨码开关,信号输入接线端子和光耦隔离芯片;信号输入接线端子用于采集外部IO信号,Modbus-485通讯模块端子用于连接外部控制设备;所述电源模块和Modbus-485通讯模块端子分别与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信号输入接线端子通过光耦隔离芯片与CPU处理器连接;所述拨码开关和通信模块分别与CPU处理器连接;信号输入接线端子采集外部IO信号后经过光耦隔离芯片、CPU处理器、通信模块和Modbus-485通讯模块端子传输至外部控制设备,实现远程IO信号采集;外部控制设备通过Modbus-485通讯模块端子、通信模块、CPU处理器和光耦隔离芯片控制信号输入接线端子采集信号,实现对IO信号采集的远程控制。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扩展型通讯模块还包括编程模块,所述编程模块与CPU处理器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信号输入接线端子与光耦隔离芯片之间连接有上拉或下拉电阻。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光耦隔离芯片与CPU处理器之间连接有接通指示灯。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电源模块与通信模块之间连接有隔离模块。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电源模块包括24V电源输入模块,调压芯片和5V电源输出模块;24V电源输入模块,调压芯片和5V电源输出模块依次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Modbus-485通讯模块端子包括两条接线。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通信模块的型号为ADM2486BRWZ。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CPU处理器为STC15W4K16S4S。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控制设备与信号输入接线端子之间采用通讯协议连接,控制设备与信号输入接线端子之间无需电缆线;信号输入接线端子采集信号后将信号传给光耦隔离芯片,光耦隔离芯片将信号传给CPU处理器,CPU处理器将信号处理后传递给通信模块,并通过通信模块传递至Modbus-485通讯模块端子,外部控制设备可接收Modbus-485通讯模块端子传过来的信号,实现远程IO信号采集;外部控制设备发出指令,外部控制设备通过通信模块将指令传输至CPU处理器,经CPU处理器处理后传输至光耦隔离芯片和信号输入接线端子,最终控制信号输入接线端子采集信号,实现远程控制。本实用新型采用协议通信,传输距离远,不用布线,成本低,可靠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泰电气智能化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泰电气智能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3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醚单体催化剂的配制装置
- 下一篇:机器人状态切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