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铰钢桁拱与拱座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1164.5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0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坚;何庭国;余浪;许志艳;艾智能;游励晖;易大伟;黄毅;许敏;廖文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21/00;E01D4/00;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范文苑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铰钢桁拱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铰钢桁拱与拱座的连接结构,包含承压板,所述承压板通过预埋在拱座内的骨架连接在所述拱座表面,所述骨架通过骨架连接系连接于所述拱座中,所述承压板顶面连接拱脚弦杆端面,所述承压板顶面沿所述拱脚弦杆周围设有围护结构。采用本结构可有效降低弦杆自重,节省成本,翻转调整定位方便,便于施工吊装,并且,所述承压板和拱脚弦杆加工精度高,所述拱脚弦杆通过所述承压板与骨架的连接来安装定位,安装方便,定位精度高,能有效提升安装质量,安装时无需额外设置支架,有利于降低施工费用,缩短施工周期,通过在所述承压板上设置围护结构,利于提升所述承压板和拱脚弦杆的连接稳定性,保证拱脚的受力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铰钢桁拱与拱座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钢桁拱与拱座的连接构造为混凝土拱座与钢拱圈的过渡结合部位,是拱脚能否准确定位、节段能否顺利安装、拱圈能否最终合龙的关键部位,其定位精度需达到毫米级,要求很高。
现有技术中,钢桁拱与拱座的连接主要有铰接连接和插入式连接两种。铰接连接是在拱脚处设置转铰,释放拱脚弯矩,减小由于拱座位移、温度变化等引起的附加内力,该构造适用于有铰拱,如美国新河谷桥(主跨518m),该桥的拱圈结构为两铰拱,拱肋上下弦杆在拱座位置铰接到支座上,铰接连接虽能减小拱圈拱脚受力,但拱圈刚度变小,对刚度要求高的铁路桥梁并不适用,而且还存在后期维养困难的问题。而插入式连接即是拱圈拱脚弦杆的一部分插入拱座内预埋,使拱圈与拱座成一整体,该构造主要适用于无铰拱,如林织线纳界河桥(主跨352m),该桥的拱脚与拱座完全固接,钢拱桥的拱肋(上下弦杆)伸入混凝土拱座并设置连接加强构造,采用此结构的拱圈刚度更大,但是拱脚弦杆在拱座内缺乏定位基准,因此定位精度较差,安装定位困难,同时拱脚弦杆需插入拱座内一定深度(一般大于或等于弦杆长度或宽度中较小者的2倍)才可满足受力要求,导致拱脚弦杆实际长度增加,重量变重,翻转调整定位更加困难,用钢量增大,经济性较差,目前为了准确定位,一般采用支架法施工,又会增加施工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铰拱的拱脚连接结构存在定位不便、施工不便、经济性差、需额外设置支架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铰钢桁拱与拱座的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铰钢桁拱与拱座的连接结构,包含承压板,所述承压板通过预埋在拱座内的骨架连接在所述拱座表面,所述骨架通过骨架连接系连接于所述拱座中,所述承压板顶面连接拱脚弦杆端面,所述承压板顶面沿所述拱脚弦杆周围设有围护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无铰钢桁拱与拱座的连接结构,所述承压板连接于拱座表面,所述承压板与骨架连接,所述骨架通过所述骨架连接系定位,骨架连接系由钢构件组成,在拱座中直接安装完毕即完成定位,安装简单,定位准确,精度能达到毫米级,进而提高所述骨架及拱脚弦杆与拱座的安装精度,所述拱脚弦杆连接于所述承压板顶面,即所述拱脚弦杆无需伸入所述拱座中,因此可有效降低弦杆自重,减少用钢量,进而节省成本,安装时翻转调整定位方便,便于施工吊装,并且,所述承压板、拱脚弦杆、骨架及骨架连接系均为预制加工件,加工精度高,其中承压板和拱脚弦杆可以在工厂中预先连接,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所述拱脚弦杆通过所述承压板与骨架的连接来安装定位,安装方便,定位精度高,能有效提升安装质量,相较于伸入混凝土拱座中安装,安装时无需额外设置支架,有利于降低施工费用,缩短施工周期,通过在所述承压板上设置围护结构,所述围护结构的形状和尺寸适配所述拱脚弦杆的形状和尺寸,所述围护结构的深度根据设计需求确定,利于提升所述承压板和拱脚弦杆的连接稳定性,保证拱脚的受力性能。
优选的,所述骨架通过若干个螺栓连接于所述承压板,所有所述螺栓位于所述承压板一侧的端头一围成所述围护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11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极片涂布机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切机调整线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