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60845.X | 申请日: | 202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0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四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泰山弹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王玲玲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真 缩小 比例 赛车 减震 弹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底座下端与下底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两个套筒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第一弹簧内部设有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第一套柱与第二套柱相互对应,第一套柱与第二套柱之间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上下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内部,本实用新型设有多重减震,整体减震效果更好,同时,其中一个减震组件出现损坏现象,整个减震器仍然能够起到减震作用,不需要立即进行维修和更换,更加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属于减震弹簧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在关于悬挂系统的改装过程中,硬的减震器要与硬的弹簧相搭配;而弹簧的硬度又与车重息息相关,因此较重的车一般采用较硬的减震器。与引震曲轴相接的装置,用来抗衡曲轴的扭转震动(即曲轴受汽缸点火的冲击力而扭动的现象),减震弹簧器。在仿真缩小比例赛车上也会经常看到各种减震弹簧器,以此使赛车能够平稳的行驶。
现有的弹簧减震器通常都是通过一个弹簧来进行减震,当震动幅度较大时,往往通过一个弹簧不能很好的进行减震,当弹簧出现故障时,整个减震器就很难再起到减震作用,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换,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通过设置各种减震方式来增强减震效果,适应性更强,减震效果更好,同时,其中一个减震弹簧受到损坏,整个减震器还能够继续起到减震作用,不需要立即停止而进行维修和更换,更加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下端与下底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弹簧内部设有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所述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套筒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套柱与第二套柱相互对应,所述第一套柱与第二套柱之间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下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内部,所述第一套柱下端与第二套柱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连接柱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位于第二套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端与第二套柱内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内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块下端和第二套柱内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与第二套柱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柱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位于第一套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与第一套柱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面积大于第一套柱开口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套柱开口内壁和第二套柱开口内壁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弹簧进行初次减震,在第一套柱与第二套柱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弹簧能够进行二次减震,再通过第一套柱内的活塞和第二套柱内的第三弹簧与伸缩杆进行三次减震,多重减震,减震效果更好,同时,其中一个减震组件出现损坏情况时,整个减震器能够继续起到减震作用,不需要立即进行维修和更换,更加的方便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泰山弹簧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泰山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08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胶带输送机的新型落煤装置





